市政府办公室13日印发《南通市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江堤海堤景观路)设计导则(试行)》,该设计导则由南通市水利局牵头编制,主要为政府部门管理人员以及水利工程设计师、风景园林设计师、城市规划师等参与建设的设计人员提供指导。
为加快打造美丽江苏南通样板,南通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建设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并编制了《南通市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实施意见》。根据“实施意见”,南通市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紧扣“江风海韵、现代都市”发展目标,统筹推进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打造具有江海风情的特色城镇,培育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提升产业发展质态,全力营造可漫步、可穿行、有温度、有活力的魅力水岸空间,全面展现美丽南通的精彩和美好。其核心任务为以江堤海堤景观路为主线,串联起沿线景、产、镇、村,建设大江大海风光带、江海风貌城镇带、诗意田园乡村带、沿江科技创新带和沿海高水平产业带,打造层次鲜明、内涵丰富的生态景观带。
为指导南通市江堤海堤景观路建设与管理,统一建设标准,市水利局制定了设计导则。本导则围绕江堤海堤景观路包含的防洪、道路、景观以及服务四大体系展开,主要内容包括:总则、目标、布局、防洪体系、道路体系、景观体系、服务体系以及建设管理等。
据了解,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景观体系包括连续的生态绿化布局,同时挖掘沿江沿海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景观节点。设置反映南通市城市精神、风土人情的活动场所、地标建筑和运动健身、文娱活动的空间和设施。还将深入挖掘南通市沿江沿海区域水文化特征,打造国家水情教育基地。
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道路体系主要包含车行道及慢行道,慢行道分为步行道和骑行道。车行道宜布置于一线防洪(潮)堤堤顶,堤顶车行道可兼做防汛道路使用,同时需限制大型车辆通行。车行道宜全线贯通。步行道应以散步、跑步、观光为主要功能。步行道宜布置于一线防洪(潮)堤堤顶。骑行道以自行车休闲活动为主要功能,宜布置于一线防洪(潮)堤堤顶。
在南通市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与管理中,将完善驿站、停车设施等配套设施;融入智慧城市建设理念,在服务设施管理过程中运用智慧手段,同时推进既有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提升沿江沿海岸线人性化服务水平。
来源:掌上南通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