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市科技局召开全市三季度科技工作座谈会,动员全市科技系统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市科技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市(区)科技局、医药高新区科教局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市科技局各处(室)、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会上,市科技局局长丁志强通报各市(区)科技局、医药高新区主要创新指标完成情况。各市(区)科技局、医药高新区科教局汇报了前三季度科技工作面上情况,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丁志强指出,今年以来,全市科技系统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抓好重点目标任务落实,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相比,与周边地区的发展态势相比,与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相比,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在指标进度、工作推进、政策落实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还要解决许多问题,补齐许多短板。
丁志强要求,全市各科技部门要对目标、补短板。对照年初的既定目标,尤其是高质量和小康指标,扬优、强弱、补短,拿出针对性、操作性更强的得力举措,集中全力攻重点、破难点、赶进度、增效益,确保各项工作快推进,主要指标不欠账,确保圆满实现年度目标任务。要学先进、找差距。以南通、常州、扬州、镇江、盐城等城市科技创新为标杆,通过纵向对比看排名,横向对比找差距,分析落后指标、制约因素、短板弱项,以“科技助企”为抓手,以“转变思路”为前提,努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要推合作、促创新。产学研活动要以市(区)、园区为主,充分发挥园区专业特色明显的优势,增强产学研活动的针对性。尝试委托专业机构,购买服务,精准开展产学研活动。鼓励企业举办贴近企业需求,符合企业发展方向的产学研活动。要强联动、聚合力。建立科技系统统计工作机制,组建统计网络。建立统计、科技计划申报和高企培育工作业务培训机制。建立高企培育、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载体建设专项工作督查机制。建立调研交流机制,市、区两级的交流、市(区)板块的交流和全市与南通等城市的交流。
据了解,今年以来,泰州共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44家,申报数继续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幅33.06%。按通过率75%预估,今年通过认定的企业约为480家,有效期高企预测达1020家,可望超额完成省下达1010家的目标任务。362家企业列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同比增长91.53%。31家孵化器全部通过绩效评价,其中泰兴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等4家孵化器被评为优秀,获省科技型创业企业孵育计划扶持资金509万元,列全省第5位。大力推进大院大所创新载体建设工程,新型研发机构数量增长较快,今年已完成省交21家的任务。新时代科技新长征活动开展以来,各牵头部门和各市(区)科技计划、合理安排、严密组织、有序推进,截止目前全市签订科技合作协议301项,完成年度目标任务86%,预计超额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