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初冬的阳光,透过玻璃,暖暖的,飘洒在阳台上。
申赋渔斜靠在浅黄色的藤椅上,慵懒,略显疲惫。
回国后,刚写完《寂静的巴黎》,紧接着奔赴三千多公里外的雪域高原,在藏文化发源地墨竹工卡县,执导拍摄人文纪录片《在天边》。的确有些累。
这种的累,不仅仅是体力上的,更多源于思考与寻找。
不论是在北纬48°52′、东经2°25′的巴黎,还是在平均海拔达四千米以上的墨竹工卡;无论是身处繁华都市,还是古老村落;作为一个非虚构文学领域的知名作家,他执著于拨开浮于表面的一切,寻找通往明晰思想和情感的最佳路线。所以更累。
“去了,看了,感受了,拍摄了……墨竹究竟给了你一个什么样的印象。”
越过茶几,把问题抛了过去。
申赋渔缓缓坐正。看得出,他在整理思绪。
“宁静!幸福!”短暂思考后,他郑重地说出了这两个词。
前者偏重对环境的观察,后者描述人的状态——申赋渔还是申赋渔,依然保持着观察历史背景下人的真实生存状态的惯性。亦如其身处因疫情封城的巴黎时,在一片恐慌之下,以人文关怀的悲悯,冷静而真实的,记录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印迹。
《在天边》总导演申赋渔
【二】
申赋渔说,西藏的墨竹工卡县,曾令他意外。
原以为,一个曾经的贫困县,即便变化再大,“雪山草原,生态优美”的表述背后,难免还留存一些“破旧房屋,泥泞街巷,暗黄灯光……”
谁料,当他抵达这座位于平均海拔在4200米之上的小县城时,闯入眼帘的,却是鳞次栉比的新楼,平整宽敞的水泥大道,现代感十足的工业园区;在这里,竟然实现了:路桥到村到组,幼儿园覆盖到每个村,卫生院覆盖到每个乡,通讯网络覆盖到了每个角落。
片刻的惊诧,随即便释然。
毕竟有过十几年的记者经历,申赋渔顿时便明白了,这是南京市对口支援的成果。从1995年开始,26年倾心倾力打造,这座有“天边之城”美誉的小城,想不富庶都不可能。
他关注的不仅仅是这些。
因此,申赋渔走遍了整个墨竹工卡县。在这个松赞干布的故乡、文成公主进入拉萨前的最后一站,藏文化的发源地,汉藏文化的交汇处,他带着摄制组,进入每一个乡镇、每一座人文古迹;寻找着、观察着、思考着。
“你在找寻什么?”一支烟递过去,连同一个新的问题。
点火,申赋渔浅浅地吸了一口;偶尔他会点一支,在需要思考的时候。
“才开始不是很明确,慢慢地就有了目标。”他解释。
他在观察这里遇到的每一个人的状态;他希望为自己的拍摄找到一个基点。
“你找着了?”
“找着了!”
申赋渔说,内心总觉得被什么触动着,手一伸,又荡开了。
一张张既陌生又熟悉的面孔,不断在脑海中盘旋。老藏医曲吉桑布的欣慰,为望果节制作面具的加措的自豪、绣唐卡的念扎与拉宗卓玛的恩爱、爱唱歌跳舞的次仁曲珍对未来的憧憬、望果节上一村接一村欢歌载舞的喜悦……
刹那间,浮云乍开,一束阳光穿隙而至。他恍然大悟。
“是笑脸!真正发自内心的笑,淳朴,干净,没有一丝杂质。”申赋渔微笑着回忆,“每个人的幸福与满足,细微可感,无一例外。”
这种不用语言表达的流露,是最真实的。作为《在天边》的总导演,申赋渔顿时明了自己究竟想要表达什么。
【三】
“现在想来,《在天边》这部纪录片,与其说是我对墨竹工卡之行的感悟与思考,不如说是我用镜头记录了当下的一个真实的墨竹工卡。”
作为一个有着丰富阅历和细腻感情、饱含人文关怀的作家,在拍摄之前,申赋渔其实是有担忧的。
他深知,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能齐头并进,如若失衡,难免会有“副作用”。一个失去文化润补、充满焦虑的社会,即便物质丰裕,也难有幸福感。
富庶之后的墨竹工卡,还是不是“墨竹工卡”?这是他所担心的。
当他走过雪山、大河、草地、古迹;当他走入高楼、帐篷、一户户人家;当他与藏医、画家、木匠、手艺人、放牧者交流后;但他看到当地44项非物质遗产得到保护与传承;原先的担心,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油然而起的敬佩。
“墨竹工卡的今天,的的确确浸透着南京援藏人员的心血。”
“干部、医生、教师、工程师、企业家……一批接一批,前赴后继,26年接力前行。”
进入墨竹工卡,申赋渔能体会得到,在高原上工作的难处。
“他们要面对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要解决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带来的不便。在这里,他们既要建设各类设施,还要保护生态;既要帮助当地扶贫脱困、解决就业、振兴产业,还要营造文化传承的氛围、细心浇灌这条根植在中华文脉藤蔓上的‘高原之花’。”
“他们,没有改变墨竹工卡特有的宁静,他们为这里添加的是幸福。”谈及在墨竹工卡目睹的一切,申赋渔感慨万千,“他们真心不容易!”。
他说,《在天边》记录的,不仅仅是墨竹工卡和谐美丽的当下,还隐含着自己的敬意——向那些曾经为这片土地注入心血的援藏的人们。
筚路蓝缕,玉汝于成!
《在天边》拍摄现场
【四】
“影片有四个故事,四个故事中,在人物选择上,有没有特殊的关联?”不猜测也知道,申赋渔不会无缘无故安排如此的影片架构。
无论早年做记者,还是如今当作家,他偏好以普通人的命运展现时代的背景与特质。《寂静的巴黎》如此,《在天边》亦是如此。
“80多岁的藏医老人,60岁的传统手工艺人,正值壮年绣唐卡的夫妇,刚刚大学毕业的女村官,放牧的少女……纪录片中出现的个体,年龄基本覆盖了墨竹工卡几代人的样本。”
老藏医曲吉桑布十三岁开始学医,一辈子依“天时”采药治病,他的愿望是多带几个徒弟,能把藏医技艺与顺应自然的规则传授下去;手艺人加措醉心于制作越来越多的精美面具;念扎与拉宗卓玛夫妇满足于在草地上安安静静绣唐卡,这是夫妻俩共同的爱好;务农放牧不再是当地女性的必选职业,像边巴德吉一样,越来越多的社会服务岗位等待着她们;从小在高山上放牧、天生喜好歌舞的少女次仁曲珍,最终下了山,如愿进入了墨竹工卡县艺术团,还被送到南京培训、深造。
“他们都是普通人,过着平凡的生活。尽管梦想各不相同,但在当下的墨竹工卡,他们各自的梦想,都在一点一点变为现实。所以,他们满足,他们幸福;所以,你能够在他们每个人的脸上看到质朴纯净的笑容。”
“藏药,唐卡,面具,歌舞、望果节……影片中的每个人,他们都有各自热爱的传统文化,他们的梦想也与之有关。传统文化与幸福感有关联吗?
“我相信是有的。”申赋渔分析说,幸福感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层面的,另一个是精神层面的。文化是精神层面的重要支撑。
“对天的敬畏,对地的感恩,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了墨竹工卡‘宁静’的特质与文化传承;当下的墨竹工卡,在丰富物质供给的同时,没有忽略文化传承的保护与提升。因此,时代不断前进,物质不断丰裕,人们的精神也因文化的滋补而饱满。在不断现代化的进程中,‘宁静’墨竹工卡的特质非但没有削弱,而是被强化。”
“换句话说,墨竹工卡因宁静而幸福,因幸福更为宁静。”申赋渔说,“这是我看到的,墨竹工卡最具魅力的地方。”
【五】
2021年11月10日,第三届“南京墨竹周”期间。
人文纪录片《在天边》,在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国际频道上映,面向全球发布。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卜宇观看纪录片后评价说,这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每次观看都有新感受”。
“艺术化记录了当地干部群众和援藏干部克服重重困难所取得的工作成效,这部作品比一般意义上的工作宣传片更具创意。”
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周晓虹也非常认同《在天边》表现出了藏族同胞生活上的宁静,“是纵观全片非常出彩的一点”。
周晓虹分析说,这种宁静源于其独特的环境和历史,最终成为生活中最细微可感的幸福,十分具有借鉴和学习意义。“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平凡的,如何幸福地度过自己平淡的一生,这部纪录片给出了一种方向”。
华夏民族向来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强调人对自然的尊重、融合,这些在纪录片中都有深刻的体现。”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胡阿祥则在人与自然的角度来分析,这说明汉族、藏族乃至人类在最高级的追求上都是相通的。
“美美与共,片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大道至简、归于平静的生活,在任何人看来都将极富美感。”胡阿祥说。
(撰文/高剑 朱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