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相遇莺花月 此夜同欢歌酒筵
第12年
公元837年,唐文宗开成二年。
白居易66岁。
837年的时候,前淄州刺史裴洽,已经90多岁了。
裴老刺史一点也不衰弱,反而是很健康的样子。
66岁的白居易,和裴洽一起参加完三月初三的“洛阳修禊”活动后,又单独邀请裴老前辈,另外举办了一场家宴。
白居易的意图很明确,在90多岁的人面前,66岁的自己,简直就是一个少年郎。
这种感觉太好了。
而这样的宴会,值得一直延续到天亮。
白居易《春夜宴席上,戏赠裴淄州》:
九十不衰真地仙,六旬犹健亦天怜。
今年相遇莺花月,此夜同欢歌酒筵。
四座齐声和丝竹,两家随分斗金钿。
留君到晓无他意,图向君前作少年。
莺花月:阳春三月。
从40多岁时的“江州司马”开始,白居易就已经敏感地感受到衰老所带来的不可抗拒的困扰。
因此每隔一段时间,他便通过诗篇,表达和少年人“一较高低”的意图。
50多岁、“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时,比较集中、典型。
63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时,白居易又自问自答如下。
《少年问》:
少年怪我问如何,何事朝朝醉复歌。
号作乐天应不错,忧愁时少乐时多。
《问少年》:
千首诗堆青玉案,十分酒写白金盂。
回头却问诸年少,作个狂夫得了无。
对于白居易而言,裴洽,就是一个“当代版”的荣启期。
生而为人,生而为男人,生而得享90多岁高寿。
三乐齐全。
因此,“渐老只谋欢,虽贫不要官”(《寄李相公》),是66岁白居易生活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七十欠四岁,此生那足论”(《六十六》);
“无忧亦无喜,六十六年春”(《感事》)。
至少还有诗友刘禹锡,以及空门友如满、山水友韦楚、酒友皇甫曙,可以构成白居易“水竹花前谋活计,琴诗酒里到家乡”的基础。
白居易《晚春酒醒寻梦得》:
料合同惆怅,花残酒亦残。
醉心忘老易,醒眼别春难。
独出虽慵懒,相逢定喜欢。
还携小蛮去,试觅老刘看。
834年至839年,是裴度生命的最后五年。
白居易是裴度晚年一个重要的“老来伴”。
白居易清醒地认识到,在“功高盖世、富贵荣华”的裴度面前,只有自己的“诗”,还具有独立存在之价值,是裴老令公所仰望的。
因此,在和刘禹锡等人嬉笑、诙谐的饮酒诗之外,白居易因为裴度,恢复了“秦中吟”、“新乐府”时期的扎实、严谨,为裴度精心创作了几首长诗。
其风格,与“北窗三友”之轻松愉快大不相同。
为了完整展现晚年白乐天之全貌,不避繁琐之讥,录存最重要之二首。
白居易《裴侍中晋公,以集贤林亭即事诗二十六韵见赠。猥蒙征和,才拙词繁,辄广为五百言,以伸酬献》(835年):
三江路万里,五湖天一涯。
何如集贤第,中有平津池。
池胜主见觉,景新人未知。
竹森翠琅玕,水深洞琉璃。
水竹以为质,质立而文随。
文之者何人,公来亲指麾。
(描写裴度亲自规划、指挥洛阳别墅园林建设)
疏凿出人意,结构得地宜。
灵襟一搜索,胜概无遁遗。
因下张沼沚,依高筑阶基。
嵩峰见数片,伊水分一支。
南溪修且直,长波碧逶迤。
北馆壮复丽,倒影红参差。
东岛号晨光,杲曜迎朝曦。
西岭名夕阳,杳暧留落晖。
前有水心亭,动荡架涟漪。
后有开阖堂,寒温变天时。
幽泉镜泓澄,怪石山欹危。
春葩雪漠漠,夏果珠离离。
(描写裴度园林结构之胜)
主人命方舟,宛在水中坻。
亲宾次第至,酒乐前后施。
解缆始登泛,山游仍水嬉。
沿洄无滞碍,向背穷幽奇。
瞥过远桥下,飘旋深涧陲。
管弦去缥缈,罗绮来霏微。
棹风逐舞回,梁尘随歌飞。
宴余日云暮,醉客未放归。
高声索彩笺,大笑催金卮。
唱和笔走疾,问答杯行迟。
一咏清两耳,一酣畅四肢。
主客忘贵贱,不知俱是谁。
(描写园林中宴饮之乐)
客有诗魔者,吟哦不知疲。
乞公残纸墨,一扫狂歌词。
维云社稷臣,赫赫文武姿。
十授丞相印,五建大将旗。
四朝致勋华,一身冠皋夔。
去年才七十,决赴悬车期。
公志不可夺,君恩亦难违。
从容就中道,勉黾来保厘。
貂蝉虽未脱,鸾皇已不羁。
(描写裴度功名出处,附带作者白居易自己)
历征今与古,独步无等夷。
陆贾功业少,二疏官秩卑。
乘舟范蠡惧,辟谷留侯饥。
岂若公今日,身安家国肥。
羊祜在汉南,空留岘首碑。
柳恽在江南,只赋汀洲诗。
谢安入东山,但说携蛾眉。
山简醉高阳,唯闻倒接䍠。
岂如公今日,余力兼有之。
(历数古之名人与裴度作比,裴度而兼众美。只有白居易说得出,也只有裴度当得起)
愿公寿如山,安乐长在兹。
愿我比蒲稗,永得相因依。
白居易《司徒令公分守东洛,移镇北都,一心勤王,三月成政,形容
盛德,实在歌诗,况辱知音,敢不先唱,辄奉五言四十韵寄献,以抒下情》(837年):
天上中台正,人间一品高。
休明值尧舜,勋业过萧曹。
始擅文三捷,终兼武六韬。
动人名赫赫,忧国意忉忉。
荡蔡擒封豕,平齐斩巨鳌。
两河收土宇,四海定波涛。
宠重移宫龠,恩新换阃旄。
保厘东宅静,守护北门牢。
晋国封疆阔,并州士马豪。
胡兵惊赤帜,边雁避乌号。
令下流如水,仁沾泽似膏。
路喧歌五袴,军醉感单醪。
将校森貔武,宾僚俨隽髦。
客无烦夜柝,吏不犯秋毫。
神在台骀助,魂亡猃狁逃。
德星销彗孛,霖雨灭腥臊。
烽戍高临代,关河远控洮。
汾云晴漠漠,朔吹冷颾颾。
豹尾交牙戟,虬须捧佩刀。
通天白犀带,照地紫麟袍。
羌管吹杨柳,燕姬酌蒲萄。
银含凿落盏,金屑琵琶槽。
遥想从军乐,应忘报国劳。
紫微留北阙,绿野寄东皋。
(前半首历叙裴度平生主要功绩,平蔡、平齐。带出下半首裴度的宠遇、洛阳交谊往事)
忽忆前时会,多惭下客叨。
清宵陪宴话,美景从游遨。
花月还同赏,琴诗雅自操。
朱弦拂宫徵,洪笔振风骚。
近竹开方丈,依林架桔槔。
春池八九曲,画舫两三艘。
径滑苔黏屐,潭深水没篙。
绿丝萦岸柳,红粉映楼桃。
为穆先陈醴,招刘共藉糟。
舞鬟金翡翠,歌颈玉蛴螬。
盛德终难过,明时岂易遭。
公虽慕张范,帝未舍伊皋。
眷恋心方结,踟蹰首已搔。
鸾皇上寥廓,燕雀任蓬蒿。
欲献文狂简,徒烦思郁陶。
可怜四百字,轻重抵鸿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