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江苏 > 正文

500人共"写"一本书 动物行为记录簿《熊在吗》亮相

0
分享至

你见过一本书的作者是 " 许多人 " 吗?新书《熊在吗》正是国内首本由游客、饲养员等500多人共同写成的动物行为记录簿。1月16日,《熊在吗》新书发布会在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举行,新书不仅展现了熊的千姿百态和有趣日常,也揭开了红山森林动物园饲养熊的更多幕后故事。

有涂鸦还有拼音,游客手稿生动还原熊馆日常

现代快报记者在发布会上看到,新书《熊在吗》的封面上,蓝色的线条勾勒出熊谷里的树木、山头、小河,两只熊以并不连贯的线条藏于画中。翻开新书,扉页以航拍的形式一目了然地介绍了熊馆的地形和布局。

"2021年2月3日,15:02,bear 把自己藏起来了,开始偷吃东西。""2021年2月6日,竟然提前结束营业了,翘班!年后见!""2021年2月9日,9:55,有只黑熊频繁地仰头转个圈,不知道是不是刻板行为,大概一分钟一次 "…… 书中字体各异,记录着他们所看到的熊,有的还配上了生动有趣的插画。仔细品味游客们的笔记,有对熊行为、生活、情感关系的好奇、向往和关心,各种情绪交织,真实而又生动。

著名书籍设计师朱赢椿作为该书的主编之一,在发布会上透露:" 刚开始出版社不同意把手稿直接刊登出来,因为有一些错别字、拼音,也有一些字难以辨认,这是不符合出版规定的。但是我们就是想展现这种生动和现场感,最终书籍内页采取一面扫描原件、一面印刷文字的形式进行对照,印刷文字作为方便阅读的辅助。" 据朱赢椿介绍,这本书的最后,也有游客想知道的问题,那就是饲养员版本的行为观察记录。一张张照片和手写文字记录着饲养员们为五只熊做丰容、备食物的点点滴滴,饱含暖意。

新书源自熊馆里的 " 行为记录本 ",帮助熊克服刻板行为

《熊在吗》这本书其实源自一本挂在熊馆展示窗前的 " 行为记录本 ",准备这本本子的是曾在熊馆当饲养员的彭培拉。这位曾经给过世的獐子手写讣告的饲养员,对动物有着别样的温柔。

2021年元旦,全新的熊馆正式开馆,由于黑熊宝宝年纪较小,初来乍到心生紧张,出现了一些刻板行为," 比如来回踱步,突然摆头或者过度地梳理自己的皮毛。我站在窗前,看到游客因为熊在面前走来走去很开心,我心里特别着急,因为那是一种很异常的行为,但游客没有意识到。" 彭培拉并没有很多时间去随时观察熊的行为,于是她准备了一本本子,希望有更多双眼睛帮她记下来。

她在熊馆 " 行为记录本 " 的开头写下一段话:" 亲爱的游客朋友:我们希望在新家中,能努力减少它们刻板行为的发生。但熊馆太大了!我们平时也很忙碌,不能一直观察它们行为的情况,所以如果您能做我们的眼睛,协助我们一起帮助它们克服刻板行为的不良影响,就太好了!" 这段手写文字也被刊登在书的第一部分。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本 " 行为记录本 " 受到了广大游客的欢迎,在2021年2月至4月,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有500多位游客朋友在本子上留下了记录。有的写下观察到的行为代号,有的写下简短的文字、英文,有的作画,游客之间还进行隔空对话,十分有趣。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游客们的记录中可以看出,熊熊们的行为开始变得越来越多样,状态也越来越自在。

根据本子上的内容,彭培拉摸索出熊宝宝刻板行为发生的主要时间点," 我们会在这些时间点进行干预,给它们更多的丰容和关注,让它们把注意力转移到玩耍、爬树等其它行为上,然后这些刻板行为的频率会慢慢下降,直到消失。" 据彭培拉回忆,仅一个多月的时间,熊宝宝的踱步行为就几乎看不到了,撇头行为发生的频率也非常低了。

熊在哪?是现代动物园尊重动物的态度

" ‘熊在哪’‘我怎么看不到啊’是我们最常在熊馆听到的话。" 红山森林动物园园长沈志军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其实这正是现代动物园对待动物的态度。

传统动物园把动物固定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强迫动物被游客一览无余地参观,简单粗暴,完全不考虑动物的心理。而现代动物园更多地去考虑动物的福利,让它们不再那么窘迫、恐惧、惊慌,可以置身于和野外一样的生态环境里,自由地活动、觅食、休息。" 我们的熊谷改造之后,室外运动场地有1000多平方米,其中还包括了一个山头。所以这两只小熊在里面,有很宽阔的空间去爬树,或者躲在灌木丛后面去休息。它的很多行为能够像在野外一样,也更加富有野性。"

在沈志军看来,动物园不仅仅是一个有趣的地方,而且它应该是一个传递尊重动物、敬畏自然理念的场所。" 透过这本行为记录簿,我们看见了游客对于动物认知上的改变和提升,他们不再只关注有没有看见动物、动物离自己够不够近、有没有跟自己互动,他们更想了解动物真实的状态和生活,想要知道他们健不健康、开不开心。我们希望将这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尊重和情感连接浓缩在这本书里,传递给公众。" 沈志军说。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养儿难防老!游本昌人生坎坷,独居养老院,儿女做法更是令人心寒

养儿难防老!游本昌人生坎坷,独居养老院,儿女做法更是令人心寒

洲洲影视娱评
2025-07-06 01:00:41
TFBOYS单飞8年:当年人气高的走了下坡,最不起眼的却已高不可攀

TFBOYS单飞8年:当年人气高的走了下坡,最不起眼的却已高不可攀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07-07 14:53:20
特朗普:美国将对乌克兰输送更多武器

特朗普:美国将对乌克兰输送更多武器

界面新闻
2025-07-08 08:10:24
央视曝光歼35生产线,一组镜头中居然出现5架

央视曝光歼35生产线,一组镜头中居然出现5架

三叔的装备空间
2025-07-08 12:31:23
江苏3对母女川西坠河:聊天记录曝光,一语成谶,目击者透露更多

江苏3对母女川西坠河:聊天记录曝光,一语成谶,目击者透露更多

领悟看世界
2025-07-07 14:06:27
女博主7月7日9:18发日本和服照,打“七夕快乐”幌子,账号已封禁

女博主7月7日9:18发日本和服照,打“七夕快乐”幌子,账号已封禁

不掉线电波
2025-07-08 07:35:48
女子云南买冰淇淋被宰,标9.9实付48,市监已立案,文旅评论沦陷

女子云南买冰淇淋被宰,标9.9实付48,市监已立案,文旅评论沦陷

阿纂看事
2025-07-07 18:01:24
山东泰山队官宣:主教练崔康熙已回韩国,将组建临时教练团队

山东泰山队官宣:主教练崔康熙已回韩国,将组建临时教练团队

全景体育V
2025-07-08 09:09:55
王晶不再隐瞒!首次吐露张国荣坠楼自杀真相,与内地一位大佬有关

王晶不再隐瞒!首次吐露张国荣坠楼自杀真相,与内地一位大佬有关

冷紫葉
2025-07-07 23:54:38
刚与美达成协议,越南就向中国发难,要用中国的钱补自己的窟窿

刚与美达成协议,越南就向中国发难,要用中国的钱补自己的窟窿

博览历史
2025-07-08 11:16:14
突然掉头!台风丹娜丝直冲浙江!杭州瞬间暴雨,更猛的马上来!务必当心

突然掉头!台风丹娜丝直冲浙江!杭州瞬间暴雨,更猛的马上来!务必当心

鲁中晨报
2025-07-08 14:20:23
TFBOYS单飞8年:当年人气高的却走下坡,最不起眼的却已高不可攀

TFBOYS单飞8年:当年人气高的却走下坡,最不起眼的却已高不可攀

书雁飞史oh
2025-07-08 01:25:23
直到郭晶晶孩子未能登舰,才发现仨娃名字暗藏深意,字字都有来头

直到郭晶晶孩子未能登舰,才发现仨娃名字暗藏深意,字字都有来头

深析古今
2025-07-08 10:32:53
金毛蹭空调遭打死后续:饭店差评过万,老板拒调解,主人准备起诉

金毛蹭空调遭打死后续:饭店差评过万,老板拒调解,主人准备起诉

胡一舸北游
2025-07-08 00:06:43
上海一男子在地铁上猥亵女生,便衣警察现场亮证,将其控制!目前案件已在处理当中

上海一男子在地铁上猥亵女生,便衣警察现场亮证,将其控制!目前案件已在处理当中

极目新闻
2025-07-08 13:29:06
南京红姐遭到警方抓获,受害者大量视频照片流出

南京红姐遭到警方抓获,受害者大量视频照片流出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07-08 00:36:41
聂云霞,主动交代问题

聂云霞,主动交代问题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7-08 13:41:42
买中国坦克阅兵,用完就退货,如今又想买无人机,中国回四个大字

买中国坦克阅兵,用完就退货,如今又想买无人机,中国回四个大字

纪中百大事
2025-07-07 08:25:11
左宗棠收复新疆代价有多大?看阵亡了多少勋贵,数据名单触目惊心

左宗棠收复新疆代价有多大?看阵亡了多少勋贵,数据名单触目惊心

历史伟人录
2025-07-07 13:41:49
风流成性,连25岁女星也不放过!这一次没人能救得了72岁的曾志伟

风流成性,连25岁女星也不放过!这一次没人能救得了72岁的曾志伟

妮妮玩不够
2025-07-07 06:05:31
2025-07-08 15:08:49

头条要闻

武汉原市长周先旺被查 疫情发布会时疑戴名表引争议

头条要闻

武汉原市长周先旺被查 疫情发布会时疑戴名表引争议

财经要闻

新消费浪潮下的资本叙事能持续吗?

体育要闻

14岁当爹的巴西国脚,28岁来中超了

娱乐要闻

凤凰传奇急撤三场 因为健康还是手表?

科技要闻

"失去新鲜感",中国车主为何不再追捧特斯拉

汽车要闻

2100km续航+2L馈电油耗 吉利银河A7将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本地
游戏
亲子
艺术
健康

本地新闻

建筑地标如何成为城市人才汇聚的 “强磁场”?

仅开放一个新地下城?魔兽正式服11.2版本定档,暴雪疑似藏了大招

亲子要闻

233名幼儿血铅中毒,他们给孩子吃的竟然是彩绘颜料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