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科医生倪慧慧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今年春节假期后,曾参与2009年甲型H1N1流感防控战斗的倪慧慧再次写下“请战书”,前往支援苏州市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定点医院——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以逆行冲锋的姿态,圆满完成病区感控、诊疗护理、环境消杀等各项任务。
“申请加入党组织,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作为一名从事临床工作18年的医务人员,倪慧慧有着与病毒性疾病做斗争的丰富经验,她说:“这次疫情防控,党员志愿者不怕困难、不畏艰险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他们的行动更加坚定了我入党的决心!”
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本轮疫情发生以来,面对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双重压力,昆山市一院党委发挥昆山医疗机构带头作用,以23个党支部662名党员为骨干,带领广大医护人员冲锋在前,用“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精神,践行着“疫情不散,白衣不退”的誓言,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
哪里需要就奔向哪里,核酸采样从冬末守到初夏
2月4日,为满足节后返昆群众的核酸检测需求,昆山高铁南站南广场10个采样点位正式投入使用。在昆山市一院党员张金霞的带领下,42名固定采样医务人员分四班倒,高峰时日均采集量约7000人次。
冬末昆山,不时寒风细雨,最低气温降至零下。检测区内,寒风不时迎面吹进来,为了抵御寒冷,医务人员只好在膝盖、后背、胳膊等部位贴满暖宝宝,但时间一久还是免不了手脚冰凉。在连续多日的昼夜奋战中,没有一人迟到早退。
转眼到了2月14日。凌晨三点,随着“叮零零……”一阵手机铃声响起,报名前往苏州支援的医务人员陆续从睡梦中醒来。凌晨五点的昆山市一院大厅挤满了“大白”,一支紧急集结的135人核酸采样队整装待发。
疫情以来,这样的集结场面几乎每天都在重演,最多的时候医院一天派出600多人。护士长王岚主动请缨,第一时间赶赴隔离酒店并迅速投入工作状态。隔离酒店的工作虽简单、枯燥,但却容不得一丝疏忽。为照顾好每一位隔离人员及队友,王岚一丝不苟,坚持最难最重的活自己上,将乐观和温暖传递给身边的人。
每次交班脱下防护服后,王岚衣服都被汗水浸透,面庞被压出勒痕。但她始终没有半点犹豫和退缩,坚持冲在抗击疫情最前沿,并满怀热忱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像王岚这样冲锋抗疫一线、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医先锋”还有不少。截至目前,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共有80多名抗疫一线的干部职工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当前,昆山疫情防控形势稳中向好,进入常态化阶段,医务人员还在默默坚守。从冬末到初夏,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核酸采样任务,昆山市一院党员干部和医护工作者高效行动,怀揣如磐初心,以拭子为矛、白衣为甲,用“最美逆行”和“硬核力量”扛起医者责任与担当。 截至5月22日,医院共派出近百批次包含党员先锋在内的两万余人次奔赴一线,为千万百姓构筑最坚实的安全防线。
昼夜不息与时间赛跑,核酸检验师当好幕后“侦察兵”
深夜,位于昆山市一院广仁院区的昆山市核酸基地实验室灯火通明,全副武装的“大白”们忙碌的身影和实验仪器高速运转的“蜂鸣音”交织在一起。
灭活、提取、扩增、发报告……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检验人的不眠不休。一份份检测报告,就是一根根防疫政策的“指挥棒”,重要性不言而喻。
核酸检验师们虽没有工作在抗疫的最前沿,却与抗击疫情紧密相连;他们虽不在病房,远离患者,却与病毒面对面展开博弈。他们是病毒猎手,是离病毒最近的人,更是疫情防控战线上的“幕后英雄”, 如同疫情防控战线上的“排雷手”“侦察兵”。
从标本采集开始,到运输接收、再到灭活、加样、试剂混匀等,每一个步骤都需精准到位。每个标本的检测结果出来后,都会以一张扩增曲线图呈现,但核酸扩增曲线并非次次完美,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这需要核酸检验师时刻保持清醒,用“专业慧眼”去辨析。
年初以来,基地负责人王建军就和同事们守岗不离。“为应对当前大批量核酸检测需要,我们从昆山全市各医疗机构征调来了100多名医务人员,实行三班倒机制,实现昼夜轮替、全天无休,日均最大检验量可达4万管。”王建军说,虽然检验人员来自不同单位,但经历多次并肩作战后,大家感情日深,配合也更加默契,效率不断提高,确保用一份份快速而准确的报告,为保障疫情防控大局提供有效凭证。
急诊量较以往翻一倍,“火线”勇士抢筑救治“高速路”
由于许多乡镇医疗机构门急诊关闭,昆山市一院承担起昆山市大部分的急诊急救任务,平均每天服务急诊患者约500人次,急诊量较以往翻一倍。且大多收治的是严重多发伤、重度中毒、多器官功能衰竭、重症感染等患者,病情急、危、重。
作为医疗战场的前沿阵地,昆山市一院急诊医学科有29名医生、近百名护理人员,每天早上8:00,在急诊抢救室内,医院领导带班参加急诊晨会交班,院部坚持靠前指挥。医院胸痛小组、卒中小组、创伤小组、中毒小组等团队24小时待命,尽锐出战,全力保障急诊绿色通道,确保危重患者得到及时规范救治。
在急救抢救室,一位严重多发伤患者突然出现肝衰竭、肾衰竭,急诊医学科在微信工作群迅速发起疑难病例讨论,共同商讨下决定为患者做血浆置换+CRRT治疗。人力不够,科主任、护士长来院顶上;血制品不够,医院总值班紧急联系血库调集人血白蛋白、血浆等,竭尽全力为患者创造生的希望。
肾衰患者每周需要三次透析,哪怕只推迟一天,甚至几个小时,都会引起恶心、呕吐、高血压、心脏不舒服等反应,严重的患者还会有生命危险。4月1日,根据统一安排,昆山市三院开始筹建黄码医院,院内54名血液透析患者需转入已有370名患者的昆山市一院。
“作为昆山市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透析中心,我们也是江苏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在这个特殊时期,必须承担起自己的使命。”昆山市一院血透中心主任叶建明忙中不乱,立即召集会议商讨,统计协调机器和耗材、增调人员、优化流程和班次,科学安排各患者透析时间。
然而,科室工作人员和患者分布在昆山各区镇,但公交、出租和网约车停运,怎么办?当天晚上9点左右,21名血透护士携带简单行李赶到医院,临时在值班室打起地铺,全力保证第二天血透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其实,这里每一天都在上演着‘生死时速’。在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下,更多的急危重救治患者送来我院急诊,是对我们的信任和托付,必须全力以赴。”昆山市一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尹弘青表示,一场场紧急抢救,一次次精细护理,是医务工作者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诺言的践行,也是对守护昆山人民健康的必尽之责、最佳力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