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琳琅满目的饮料纷纷上市,其中一款名叫“人参熬夜水”的饮料近期受到不少年轻人的热捧。“人参熬夜水”是啥?能否像商家介绍的那样帮助熬夜后“回血”?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泡有一整根人参的“人参熬夜水”。
线上:6瓶118元,销量超3000单
“劝退了,这款网红饮料又苦又贵,看来我又缴了智商税。”园区一企业白领小朱听了同事小黄的推荐,网购了几瓶“一整根人参植物饮料”,但是刚开盖喝了一口,就皱起了眉头。
话音未落,“安利官”小黄就接过话茬:“中药味我倒是很喜欢,你不要就给我,这瓶喝完,加水还能冲8杯呢。”
“一整根人参植物饮料”是啥?记者在该品牌的网店看到,透明玻璃瓶中泡有一整根人参,每瓶480毫升,6瓶售价118.8元。商品详情页上介绍,开盖8小时内可续冲8杯温水,还可适当加入枸杞和冰糖,让人一整天都元气满满。
从网友晒单的瓶身上可见,瓶内为淡黄色液体,人参为长白山5年以下的人工种植参,每瓶的干人参添加量小于3克,其他主要配料还有水、人参、赤藓糖醇、杭白菊、食用茉莉花等。此外,瓶身标注感冒发烧人群、对本产品植物配料过敏人群、婴幼儿、孕妇、哺乳期妇女及14周岁以下儿童不可饮用该饮料等事项。
在与客服的交谈中,客服回复:该饮料0卡糖、0脂肪,核心功效是解决熬夜后遗症,大补元气、补脾肺。当记者问是否会引起身体不适时,客服表示,“放心饮用哦。”
小黄告诉记者,他是5月下旬在“小红书”上了解到这款网红饮料的,当时很多博主都在推荐,称“熬夜党”可以安排上了。他随即下单,但当时因产能不足,所以等了很久才收到货。“虽然不知道能不能养生,但这股人参味,喝一口就感觉大补。”小黄的观点代表了大部分追捧这款饮料的消费者。“一整根人参植物饮料”的品牌店销量超3000单,在1000多条买家评价里,不少人表示口感可以接受,还有留言称,“蛮小众的饮料,入口有回甘。”“比喝奶茶汽水健康多了,长期坐办公室的人必备。”“喝完水还能把人参拿来泡酒炖汤,超值。”
线下:品种丰富,多为年轻人尝鲜
不只是线上,线下“人参熬夜水”同样销量不俗。记者打开外卖平台,发现苏城有多家饮品店销售“人参熬夜水”“人参熬夜焕醒水”“蜂王浆熬夜水”等,目前月销量在十余单到数十单不等。
记者昨天在园区某饮品店购买了一瓶售价21元的“人参熬夜水”进行评测。该饮品500毫升,同样内含一根5年以下人工种植参,瓶身标有液体内含人参有效成分不高于1克,孕妇、哺乳期妇女及14周岁以下儿童不宜食用等字样。但和“一整根人参植物饮料”不同的是,该饮品内还放入了黄菊和蜂蜜。
记者打开瓶盖喝了一口,可能因为添加了蜂蜜的原因,入口很甜,同时舌腔内感受到浓重的人参味和淡淡的菊花味。一瓶10分钟喝完,此后一下午并没有提神醒脑的感受。
记者随机致电一家销售“人参熬夜水”的商家,询问人参的品种和产地来自哪里?店长表示,店内的人参是由总公司统一供应,自己不得而知,但是安全性能得到保证。另外,这款饮料卖得不错,从打卡的客户看,买这款饮料的多为年轻人。
警惕:盲目养生,小心“回血”变“出血”
20元左右一瓶的“人参熬夜水”到底是不是智商税?熬夜后真能帮助快速“回血”?
“人参是国家公布的‘药食同源’中药材,但对其使用剂量有比较严格的规定。”苏州市中医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唐樑介绍,中医讲“药食同源”,有病的时候它是药,没病时它就是食物。人参确实具有滋补元气、提神益智的功效,但是作为一种药力较强的中药,对神经中枢有双向调节作用,一般来说,小剂量使用有兴奋作用,大剂量使用反而会产生抑制效果,因此使用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剂量。
“从养生角度来看,安全性往往比有效性更值得关注。在使用人参前,大家要了解自己的体质和药性是否冲突,否则还可能惹上病。”唐樑解释,中药的使用讲究因时而异和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指的是,人参性热,炎热的夏季吃得过多,可能会导致上火出血。因人而异指的是,治病养生往往讲究“一人一方”,市民若想改变自己的亚健康状态,应该到医院向中医师求助,结合症状辨证施治。如有人本身就是性热的体质,那么服用平和的西洋参效果可能更好,否则不仅不会滋补身体,还会危害自己的健康。
此外,唐樑表示,选择煎煮或泡药酒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发挥人参的功效。“使用温水或冷水简单地浸泡人参,这是一种粗放的制作工艺,无法保证每瓶人参析出同样的营养成分,从这个方面看,其质量不如某些添加人参提取物的功能饮料。”
“人工种植5年以下的人参都被称作园参,年份短实际功效就差,看起来,瓶中的人参最多几块钱。”苏州一连锁药店从事人参经销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人参熬夜水”20元左右一瓶的售价,可能只能买到心理安慰。
“一边透支身体,一边自救恶补,年轻人应该避免自我欺骗式的‘朋克养生’,少熬夜比什么都强。”苏大附二院营养科主治医师蔡梅芝提醒,长期熬夜会扰乱身体节律,容易导致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患一些代谢性疾病和消化道疾病,情绪也会烦躁、易怒。作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年轻人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作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