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滨湖图迹”,带您走进20世纪的蠡园,重温了蠡园游泳池的旧事风采。本期,我们将视野移至蠡湖东部“长廊揽胜”景区。这里有亭式水榭“湖心亭”,飞檐翘角,顶铺金色琉璃,游人可凭栏观赏蠡湖全景。水榭东隔水处,有小巧玲珑的“凝春塔”,五层八角,红砖青瓦。水榭映塔,成为蠡园的标志佳景。
凝春塔
湖心亭和凝春塔都是王禹卿(蠡园的建造者)的儿子王亢元增建的。凝春塔建于1936年,攒尖青瓦,小巧玲珑,俏立波心。
凝春塔问世后,除正式名称“凝春塔”外,至少出现6个以上不同的名字,颇为有趣,十分少见。
20世纪40年代的一张由太湖出版社制、艺海印书馆印的广告明信片上,首次出现它最早的名字“白塔”(全称“蠡园游泳池白塔”)。明信片上印的是费适拍摄的白塔照片,片后印有图景说明文字:“蠡园一称湖滨小筑,在扬名乡青祁,水陆两道均可直达,地邻五里湖滨,恰与长广溪逢对,形势天然,风景入画,园中布置优美。在游泳池畔,建有五层白塔一座,小巧玲珑,点缀其间,风景更佳,令人神往。”
20世纪50年代的一张蠡园凝春塔的老照片,照片下的名字是“无锡蠡园灯塔”。这张老照片来自于当时城里公园路15号的“镜秋冲晒社”,照片是一组10张,名为《无锡风景》。
无独有偶,我在另外一张老照片上也发现了“蠡园灯塔”的名称。因是附近就是当时水路抵达蠡园的码头,凝春塔当过灯塔使用。
同时期杭州市公私合营湖滨风景照相商店制的一套《无锡风景》照片中,也有一张凝春塔的照片,为单独拍摄的凝春塔,竖构图,落款“无锡蠡园宝塔”。同时期的另外一张凝春塔照片,图片说明也是“无锡宝塔”。
无锡蠡园宝塔
20世纪50年代的一张凝春塔照片,标注为“无锡五里湖塔”。
20世纪60年代的一组无锡风景照片中,有一张凝春塔的照片,说明文字是“无锡蠡园湖心塔”,照片是黑白着彩的,很少见。
同时期或者晚些的一组无锡风景照片中,有一张竖构图的照片,拍摄的也是蠡园凝春塔,说明文字却是“无锡蠡园迎春塔”。
关于凝春塔标为“迎春塔”名称,可能是因无锡话中,“凝”、“迎”发音相近而致。
由上述可知,凝春塔塔身虽小,名字却不少。这些塔名,有的因塔的颜色而得名(如“白塔”),有的因塔的位置(如“湖心塔”),有的则是因为塔的作用(如“灯塔”)。
凝春塔塔身的颜色,目前可见到的文字记载有“红砖青瓦”“黛瓦红墙”等,说的就是塔身是红色而塔檐是青色或者深色。其实,凝春塔最初的颜色是白色的,这也是“游泳池白塔”得名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青瓦黄墙”和“黛瓦白墙”等,反映了一些细微变化,如今为“黛瓦红墙”。
作为蠡园的标志之一,
单独反映凝春塔的老照片也有很多。
湖心亭
湖心亭建于1935年,又称“晴红烟绿”水榭。水榭呈长方形,阔、深各三间。从建造起到20世纪50年代,亭顶一直是庑殿顶,是建筑的最高形式。
湖心亭建成后,最初亭柱四周围有围挡,并不开敞,后来拆除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左右,湖心亭拆除改建,亭顶改成了琉璃歇山顶直至如今。期间曾多次维修,但亭的形式一直未变。
湖心亭的名称也有好几个,有的老照片将它标注为“水亭”、“水榭”、“望湖轩”等。
1995年7月20日,邮电部发行《太湖》特种邮票5枚、小型张1枚,其中有1枚为“蠡湖烟绿”,面值50分。图案采用俯瞰蠡园和五里湖的青绿山水画,但画面中未有“湖心亭”,甚为遗憾。
凝春塔与湖心亭成犄角之势,是游客游蠡园理想的摄影背景。
1985年无锡站改扩建后,使用的纪念站台票就是蠡园的标志——湖心亭与凝春塔。
版权声明:本期刊登图片,版权均归属作者曹风增,“滨湖档案”水印仅用于保护图片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