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演给孩子们看”到“看孩子们演”,儿童剧突然遍地开花
苏州小观众何以“爱上剧场”?
“我们要保护环境,和动物友好相处。”上周六晚,7岁的唐嘉林在开明大戏院看完儿童剧《木偶的森林》,若有所思地告诉妈妈。“用60分钟,不仅在孩子心里种下了一颗关于爱和理想的种子,我们家长也深受启发。”妈妈薛如梅认为。
《木偶的森林》剧照。市歌舞剧院供图
儿童剧除了具有一般戏剧特征,还要适应儿童特有的情趣、心理状态和对事物的理解、思考方式。在儿童剧方便看、更精彩的同时,不少苏州娃还参与演出,进行相关培训。
儿童剧提质增量
名家经典汇聚苏州
第五届中国苏州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期间,歌舞剧、绘本亲子剧、木偶剧、体验式舞台剧、皮影戏……一批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儿童剧纷纷上演,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苏州小观众。
“忽如一夜春风来。”薛如梅发现,这两年苏州的儿童剧突然遍地开花。她介绍,仅6月21日至23日,苏州就至少有6场儿童剧上演,既有国际上久负盛名的《雪孩子》,又有传统经典佳作《大闹天宫》等。“苏州的孩子过节了!”她笑称,这些新题材、新形式、新特色的儿童剧不仅孩子们爱看,还很吸引成年观众。
6月初,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和亲子微剧场“小不点大视界”共同打造的苏州全球儿童艺术中心揭幕。据介绍,该中心全年将上演超300场演出,让苏州的孩子们零距离体验新鲜前沿的亲子剧,为儿童、家庭及校园提供戏剧教育内容体验。
赖声川创作的剧目《蓝马》在苏州上演。上剧堂供图
儿童剧在苏州不仅数量增长,还越发注重文学性和思想性。5月20日,著名戏剧家赖声川创作的剧目《蓝马》在苏州上演。“不同于传统儿童剧多改编自传统童话故事或畅销IP(知识产权),《蓝马》的蓝本是赖声川自创并讲给女儿、外孙女听的睡前故事。”上剧堂·赖声川戏剧创意学堂负责人、戏剧讲师黄雯彦介绍,该剧希望传达一种儿童教育理念——尊重孩子的性格和思想,并教会他们独立思考、尊重世间万物,这比替他们事无巨细地安排人生更重要。
多方合力促发展
儿童剧驶上发展快车道
以前,苏州的孩子可能要去上海才能看到这么精彩的儿童剧。而现在,通过多方努力,儿童剧在苏州驶上了发展快车道。
早在2015年,《木偶的森林》成功首演后,苏州市歌舞剧院又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主题,继续原创开发了《恐龙的宝藏》《鼹鼠的月亮河》,共同组成该院儿童歌舞剧“三部曲”。8年来,演员们深入全市各剧场、学校,迄今已演出近200场,深受孩子们的欢迎。“这些剧作充满童趣且积极向上,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在快乐中锻炼思维能力,促进心理健康、积极成长。”剧院副院长周云认为,这些儿童剧并非仅仅停留在给孩子讲故事,而是帮助孩子们在戏剧艺术的审美熏陶下,得到更多精神滋养。此外,《木偶的森林》《鼹鼠的月亮河》先后被列入苏州艺术基金扶持项目,让剧团更有底气创新、提升。
有人认为,儿童剧市场也有剧目水平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情况。部分儿童剧低估了孩子的智商和感情、忽视了当代孩子开阔的眼界,导致作品过于幼稚肤浅。现在,苏州不少中小学开设了特色课堂。劳动路实验小学校是上海戏剧学院附属姑苏实验学校,利用这一独特资源,学校大力发展戏剧教育课程,建设“儿童绘本表演长廊”,依托名著童话,为孩子们打造出浸润式的童话世界。校长陆静介绍,学校最近还举办了“雀阅”读书节暨教育戏剧周活动。孩子们挑选内容、创编剧本、制作道具,忙得不亦乐乎。《一粒种子的旅行》《彩虹色的花》等经典故事在学校小剧场里精彩上演。在展演的过程中,孩子们亲身感受到故事人物的喜怒哀乐,情感的共鸣让阅读体验不断深化。
劳动路实小将戏剧教育贯穿日常教学。学校供图
根植儿童实际需求
找到适合的戏剧浸润模式
要赢得大小观众喜爱,儿童剧不仅要有新颖的内容和内涵,还要有生动精彩的艺术表现形式。目前,市歌舞剧院已从造型、舞美、剧本、编排等方面,对《木偶的森林》进行较大规模的修改提升,以适应苏州小观众的审美、增强戏剧的互动性。“导、编、演,都是苏州自己的团队。”周云透露,基于“三部曲”对团队的成功锻炼和对儿童剧发展的信心,今年,剧院将紧扣廉政主题,创作一部锡歌儿童剧:“将传统文化融入儿童剧,既促进孩子们弘扬家风家训,又做好优秀文化的传承人。”
“从‘演给孩子们看’到‘看孩子们演’,引导孩子们在戏剧创编、表演上走向专业,是我们未来发展的重要一环。”黄雯彦介绍,今年暑假,上剧堂将在苏州创设儿童戏剧创意营,孩子在导师指导下,一方面通过围读剧本赏析戏剧,了解专业剧场和经典作品;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和戏剧练习,让孩子们在没有固定剧本的前提下,集体即兴创作。黄雯彦认为,这不仅能帮助孩子们提高观察力、专注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促进他们在合作演绎中增强自信,勇敢地表达自己,“逐渐找到适合苏州孩子的戏剧浸润模式”。
儿童戏剧创意营训练。上剧堂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