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产城人深度融合幸福家园
产业、城市、人口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核心要素,三者相互推动、相互促进。产业发展推动人口集聚和城市空间扩张。城市为产业发展和人口生活提供空间。产业布局影响城市空间形态,人口集聚带来空间需求和活力。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和城市结构相辅相成。只有三者相互匹配、相互适应,才能有效避免城市病,实现高效率、高品质和高质量发展。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任规划师缪杨兵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在四十余年的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始终遵从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理念,立足江南水乡的独特自然环境,延承江南文化的历史脉络,应对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的空间需求,不断优化市域城镇格局和城市空间结构,逐步发育形成了具有苏州特色、空间分布均衡的“多中心、组团型、网络化”城市形态,实现了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描绘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图景提供了样板和示范。
“活力”之城
产城人融合发展硕果已现
不少业内专家都有一个共识,相比于单中心、“摊大饼”等高度集中的城市结构,苏州组团型的城市格局分布更加均衡,形成了多方面的更富活力的发展优势。当然,这一城市空间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依托星罗棋布的江南市镇,苏州地区开启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随着城镇规模逐渐扩大,城镇间的产业和人员联系日益紧密,1996版的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首次对市域城镇体系进行了梳理,提出在市域范围内构建“丰”字形(三横一纵)加一线(环太湖)的城镇空间格局。
进入21世纪之后,工业化和城镇化走向深入,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的态势显著。2011版城市总体规划将市域城镇格局优化为“一心两轴一带”。自此,各级城镇和产业园区沿东西向发展轴和南北向发展轴均衡布局,轨道交通、高(快)速路、航运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镇生活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面覆盖,“多中心、组团型、网络化”的全域城镇格局基本形成。随着环金鸡湖中央商务区(CBD)、高铁新城、生态科技城、太湖新城等片区开发建设全面推进,苏州中心城区逐渐形成了以古城为核心的“一核四城”新格局。与此同时,四角山水等城市绿楔有机分隔各个城市片区,形成多个产城人融合发展的城市组团。
在2021年度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评比中,苏州工业园区位列第一,实现七连冠;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保持第五;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较2020年前进5位,位列第24位;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位列第25位,首次进入全国前三十。有专家分析指出,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之一,就是组团型城市有利于调动各板块积极性、争先进位,形成苏州聚力发展的强经济引擎。可以说,是让苏州市域十个板块在各自的空间组团里立足自己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比学赶超,成就了今天的苏州。
城市发展质量、人民生活质量高不高,其中“堵不堵”是重要因素。苏州城市单程平均通勤耗时34分钟,职住分离度平均为3.2公里,在全国都属于较舒适的水平。在多中心组团型结构下,每个组团形成相对独立的功能形态与辐射范围,形成完整的城市单元,能够在组团内实现基本的职住平衡,避免长距离通勤。苏州全市服务人口约1600万,机动车保有量超过500万辆,在全国城市中排第五,但全市交通拥堵指数仍能保持在较低的状态。
宜居之城
“组团式”城市生活品质有效提升
提到苏州,人们就会想起塘浦圩田、水乡农舍等江南水乡特色文化景观,怀古堂、退思园等十余处苏州园林,还有虎丘山、太湖东山、石湖、同里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等,这些景致都让市民们亲近自然,享受多样化的休闲生活。在其背后,则离不开“四角山水”这一关键词。苏州1996版总体规划提出并奠定了“四角山水”格局,以此引导城市开发建设,让苏州周边主要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要素,都发挥重要的生态涵养功能,同时成为市民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大大提升了城市宜居性和吸引力。正是“四角山水”的自然阻隔,避免了苏州城市的连绵扩张,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和苏州“城中园、园中城”的特色。
“跳出古城,建设新区”是苏州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有效缓解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逐渐形成了新城建设反哺古城保护的发展模式。很多老厂区、老厂房、传统民居“旧瓶装新酒”,更新改造为文创园、科创园、艺术坊,年轻人喜爱的小剧场、美术馆、咖啡店、古早店等业态也在古城的传统街巷中兴盛起来。古城又重回青春活力,与新城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有专家认为,整体来看,组团型城市的公服设施配置水平普遍较高。苏州各板块近些年都持续加大公共设施建设力度,医院、体育馆、文化馆、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的数量和面积均得到大幅提升。当前市区已经形成了环金鸡湖、古城和狮山三个市级公共服务中心。将来,苏州将继续在组团中心布局建设区级、片区级、社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形成“市级-区级-片区-社区”四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组团型城市结构的益处还包括保护了重要生态廊道和生态源地,为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提供了保障。尤其是环太湖、环阳澄湖、长江田园和水乡湿地等生态片区,发挥了水土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增强了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降低了灾害影响。此外,城市组团间的开敞空间构成了城市通风廊道,有助于空气流通,起到了降温排热作用,减缓了城市热岛效应。
希望之城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追求高质量发展
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城市是集中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图景的重要窗口。特别是进入这一阶段,经济和人口向重要城市群、核心都市圈、区域中心城市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城市间的竞争也转变为都市圈、城市群之间的竞争。
在新的起点上,苏州不仅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改变和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同时通过城市空间的优化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此,苏州还提出了一系列举措,要以服务省内区域协调发展、参与上海大都市圈建设为重点,完善对外交通设施,谋划区域协同重点板块,进一步提升区域协同水平;加快推进铁、公、水、空多网衔接,加快南沿江铁路、苏锡常城际等交通设施建设;推进南北交通走廊建设,实施张靖皋通道、苏通二通道、海太通道等跨江通道,加快建设通苏嘉甬高铁、如通苏湖城际等铁路干线,支撑跨江融合发展。在与上海协同发展方面,共建机场、港口、铁路等国际枢纽,完善沪宁、南沿江(沪通)、沪苏湖综合运输通道建设,连通毗邻地区的公路和城市道路;聚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环太湖科创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等重点板块,探索协同机制,打造区域协同样板区。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最终要用人民群众满意度来衡量。“努力建设一座面向所有人、为了所有人的城市,让每一个在苏州的人,都能享受更好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能够生活得更加稳定、更加幸福、更加有尊严。”这是苏州面对高质量发展要求给出的掷地有声的回答。苏州正通过蓝绿空间成网成链、构建多层次公共服务体系、保护传承苏州古城和大运河文化带等重点工作,不断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苏州在快速城镇化和走向特大城市的进程中,运用先进理念,前瞻性规划布局,形成了“多中心、组团型、网络化”的城市结构,有效避免了“大城市病”,建成了令人向往的宜居城市、韧性城市。这既得益于苏州所处江南水乡的自然环境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基因,更归功于一代代苏州人和苏州城市规划、建设、治理者们的智慧和创造。未来,苏州必将进一步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努力把苏州建设成为产城人深度融合,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