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7月4日)下午2点,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暨阳书画社教学室内,18位村民和职工坐在书案前,桌上摆放着笔墨纸砚。
“逆锋起笔,笔尖画圆,顿笔不动,蓄力,向后自然划去,这就是篆书的一横。”听到台上老师的讲解,43岁的村民冯玉忠小心翼翼地控制笔杆,蘸取墨汁,在宣纸上留下自己的第一个书法印记。
弯腰附身、屏气凝神,没一会儿,冯玉忠的额头便冒出细密的汗珠,笔下的“一”字逐渐有形起来。“老冯,你写得比我好。”隔壁桌的刘振走过来欣赏,发出称赞。“才练起来,书法真有意思。”冯玉忠嘿嘿笑着,抓了抓脑袋。
教学室内进行的是永联村暨阳书画社首期书法培训班,学员们在张家港市美术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陈宇的带领下,首次开启篆书学习的大门。从书法与文化、书法的传承与传播到书写的起收,3个小时的课程下来,冯玉忠听得聚精会神。
收拾好“文具”,冯玉忠没有回家,逛起了暨阳书画社。这座成立才2个月的书画社,青砖黛瓦,亭台竹林,江南水乡韵味浓郁。展厅、教室、研创室、阅览室等几处空间,既充满现代美感又不失古朴韵味,“亮眼”又“养眼”。
在书画社里,冯玉忠说起学书法的来龙去脉。“以前就喜欢书法,但因为离城里远,去学不方便,今年村里开了书画社,有老师定期来上课,还办展览,我就知道,我的愿望肯定能实现了。”冯玉忠连比带画,神采奕奕。
“富裕起来的永联村,追求的高品质生活,不再是比钞票,而要比藏书、比书画;不再是比吃穿,而要比健康、比精神。”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的一句“口头禅”,成了这个村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的现实模样。
在全国近60万个行政村中,永联村是追求共同富裕的标杆之一。这里是乡村包围着的城市,村民不再需要挥汗如雨下地干活,而是住在设施完备的现代社区里过着有滋有味的小日子。
永联的富,不仅是“腰包”鼓鼓,更在于内涵满满——
从20世纪90年代设立家庭文明奖,到蝉联全国文明村六连冠;从把大学搬进村里,到乡村小学管弦乐团走向都市舞台;从24小时图书馆,到设施一流的文体馆……不出永联,村民就能享受一台好戏、一场演出、一幕电影、一个展览,新时代鱼米之乡可感可触。
永联村还组建龙狮队、锣鼓队、舞蹈队等多支文体队伍,成立全国首家村级文联,下设文学学会、书法协会、音乐协会、曲艺协会等6个协会,定期举办书法、征文、摄影、广场舞等比赛,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提高村民文化品位。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永联村开展书画艺术活动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西园雅集”进永联、“丰收颂”书画名家作品展、简帛书法研创高级培训班、书画名家写春联等活动,精彩纷呈。永联人从文化的“观众”变为了“主角”,永联村成为“文化种子”成长的沃土,浸润在文化的芬芳中。
回到教学室,学员们还未“下课”,围着老师请教。人人都很兴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我得回家多练习,下次把作业给老师点评。”
“咱们把每次课程录下来,发到群里,好反复观看学习。”
“以后我们组成小组,互相帮助。”
开业短短数月,书画社已成为永联文化精神的载体之一,“既比收入,也比文化”“既要穿戴好,更要精神美”的品质生活,已经成为永联人的新追求。
“暨阳书画社是永联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的重要举措、引领乡村文化振兴的具体抓手、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我们将继续以文惠民、以文化人、以文铸魂,提升共富内涵,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吴惠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