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近日,斜塘街道
被园区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
“集宿区社区化管理示范街道”称号
同时,科研公寓、MBA公寓
东延四季公寓、菁汇公寓、菁英公寓
被授予园区“示范集宿区”称号
基本情况
斜塘街道下辖7个集宿区社区,共有14个集宿区小区,总建筑面积约148万平方米,建有111幢共22669套住宅,入住居民3万余人。集宿区居住人员基本为区内企业职工及高校学生,具有高知化、年轻化、流动性大、聚集性强、需求层次高等特点。
今年以来,斜塘街道深化党建引领集宿区治理创新,探索出“建设1个平台”“健全2套机制”“梳理3张清单”“做实4项工程”的“1234”工作体系,高质量打造引领有力、管理有序、服务优良的集宿区社区化管理示范街道。
实现智慧赋能
建设一个平台
为了给集宿区居民提供
更高效的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
街道联合各产权方、物业方
加强集宿区社区化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将集宿区管理信息统筹纳入到
街道集成指挥中心系统
借助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利用门禁、人脸识别等技防设施,街道加强入住人员登记管理,健全入住申请、审核及退租流程,实时动态更新入住退租信息,切实强化了集宿区的安居保障。
今年以来,街道5个集宿区示范小区陆续开展了硬件设施改造提升工作,部分集宿区产权方联合社区收集居民意见,协商解决方案,进行了小区物业全新智能化升级改造,包括小区门禁人脸识别系统增设、车库智能化改造等,充分加强了小区的技防力量,提高了集宿区居民生活安全感。
坚持党建引领
健全两套机制
高质量集宿区社区化建设
不仅要满足集宿区居民的安居需求
更要推动集宿区居民服务队伍的建设
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健全“大党委”工作机制,推动成立集宿区社区治理党建共同体,由社区党组织牵头与产权方等各方构建起“党建+网格”“共治+自治”的社校企融合管理路径,同时推动共青团、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建设,增强集宿区人才服务有生力量。
同时,形成工作合力,建立了长效治理队伍。各集宿区社区充分发挥治理机制作用,吸纳集宿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并通过联动公租房公司、辖区企业代表、社会组织、物业、警务室等各方开展了社情民意、青年议事会、女性集宿区居民议事会等各类协商议事活动20余场,摊贩占道经营、乱停车拥堵、楼道垃圾堆放等40余件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
突出服务导向
梳理三份清单
为进一步促进集宿区服务品质提档升级
街道突出服务导向,锚定“三张清单”
构建起居民身边的社区服务圈
街道围绕社区治理、环境整治、法律援助、民生保障、日常服务、创业就业、文体娱乐等方面,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了解存在的困难及问题,建立“需求清单”。同时,街道充分掌握辖区内各类资源基本情况,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按照职责确定为民服务项目,建立“资源清单”。
街道进一步统筹资源,制定“服务清单”,向集宿区居民提供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心理咨询、健康体检及职业健康管理、文体娱乐、婚恋交友等方面的个性化、菜单式服务。
深化社会治理
做实四项工程
街道聚焦集宿区社区实事民生工程
以实施集宿区服务
“四项工程”为抓手
以“宜居、善治、安家、亮彩”为主题
深化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
让集宿区社区创建成果落地生花
“乐享宜居”工程
进一步美化环境,打造空间完备、功能完善的高品质集宿区。
“乐享善治”工程
通过规范网格管理标准,扎实推进了“微网格”建设,完善网格化服务内容,构建集宿区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
“乐享安家”工程
通过持续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和教育培训力度,街区联动开展安全大排查大整治,落实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全面保障集宿区居民生活生产安全。
“乐享亮彩”工程
推动了集宿区社区“一社一品”建设,立足居民需求,打造特色项目,探索总结集宿区社区化管理和集宿区服务的新经验、新做法。
未来,斜塘街道将持续加强党建引领、坚持队伍建设、优化服务体系、创新治理工作,做到居住环境优、社区服务佳、邻里氛围好,不断提升集宿区社区治理水平,提高集宿区居民服务满意度,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集宿区社区化管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