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抱庄里山,东滨九曲河
北临昆仑山路,南靠太湖大道
今年7月,南京大学苏州校区
迎来首批本科生
苏州人家门口的这所双一流高校
正式投入使用
目前
已建成投用的东区建筑群
古朴雄伟、恢弘大气
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
都洋溢着青春和活力的气息
与此同时
南大苏州校区西区建设
也传来了好消息
↓↓↓
期待!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西区!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
占地1622亩(含庄里山500亩)
建筑面积约106万平方米
分东区和西区进行规划设计
东区用地面积建设用地326亩,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学术交流中心、教学组团、本硕博宿舍组团、产研总院等。目前东区已经交付启用。
西区占地面积约796亩,建筑面积约68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学生生活综合体、科研综合体、文体中心、公共教学楼、北大楼建筑风貌群、图书馆(科技信息中心)等建筑。
一波西区效果图
先来看一下
学生生活综合体
科研综合体
文体中心
公共教学楼
北大楼建筑风貌群
图书馆(科技信息中心)
目前,这些建筑
都在紧张有序地施工中
远远望去,不少建筑已经初具规模
其中——
学生生活综合体
已于今年3月全部完成主体封顶
目前正在进行内、外装施工
▲ 学生生活综合体
文体中心、北大楼局部皆已主体封顶
正在进行主体、二次结构施工
▲ 文体中心
科研综合体一二三四、
公共教学楼、图书馆、公共科研平台、
一食堂、二食堂、运营服务综合体
正在进行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
▲ 北大楼
据悉,整个西区建设将延续“将山水风光纳入校园、以被动式节能代替主动式节能”的节能策略,建设定位为国家三星级绿色校园、江苏省绿色城区示范区,校区内绿色建筑达100%、全过程BIM应用比例达100%,西区还将采用集中能源站高效能源利用体系,融合利用太阳能、地热能、污水源、空气源等多种清洁能源,构建可再生能源复合型低碳校园。
校区建设还充分挖掘地下空间价值,除机动车停车区域,还设置了教学空间、大型实验空间、展览展示空间、综合报告厅、餐饮厨房等各种功能,并采用“书院制”设计模式,在首层不设住宿单元,而是设置活动室、自习室、健身房等可供学习、运动、交流、用餐的公共空间,形成24小时学习生活环,充分满足学生学习交流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
东西校区之间的庄里山
充分挖掘庄里山历史文化内涵
同时结合南大历史文化精髓
也完成了景观二次提升
整座山在文化上以吴越历史文化介绍为主线,串联周边“石室土墩”和“窑墩遗址”等历史遗迹介绍,融合南大文脉与姑苏意蕴,提升庄里山的文化内涵。
景观设计上,以绿化提升为主,设置山麓景观带和水岸景观带,增加色叶乔木和植物主题等,提升绿化效果;
同时,进行了路线梳理,充分利用原有道路,通过设置步道标牌及配套设施等,打造了一条长5.2公里的森林健身步道,师生们可以进行跑步锻炼;
对出入口及西侧宕口等处水域进行清理疏浚和生态治理,打造出了魁星湖等景观节点;
在南山主峰建设了苏州韵味的森林防火瞭望塔,与南大苏州西校区北大楼钟楼遥相呼应,寓意苏州与南大的对话。
此外,在西侧宕口,通过设置吴越历史文化的山体护坡文化景墙及文化小品构筑等,打造出了文化气息浓厚的庄里山文化剧场等景观节点。
其中,宕口中心位置的南京大学“院士林”格外引人注目,由40余名院士亲手栽植的40多棵银杏树,正散发着勃勃生机,如同一座座标杆,指引着学子们弘扬创新精神、勇攀科学高峰。
据悉,后续南大苏州校区还会请所有前来的院士手植一棵银杏树,一座寓意着科学、创新、奉献、传承和希望的特色人文景观点正绽放着独特的魅力。
名城因名校
而群贤毕至、人杰地灵
名校因名城
而滋育涵养、根深叶茂
当苏州遇上南大
名城名校的双向奔赴
定会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期待!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