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看两会,每年的全国两会,养老都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近年来姑苏区在保障着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同时,有效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打通“银发经济”堵点,让“养老”变成“享老”。
近日,《央视新闻》“两会@你聊”特别报道聊到了养老话题,多省市广泛参与,共同探讨养老服务的新趋势、新发展。报道中,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养老服务频繁出镜,四组镜头为我们展示了姑苏区在日间照料、银龄学堂、适老化改造、长护险推广诸多方面做出的探索,全国网友纷纷为老年生活焕发“年轻态”点赞。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央视聚焦的
老年人的“第二个家”
看看姑苏区如何让“养老”变成“享老”
家门口的“一站式”养老
来到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宝祥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这里每天中午都有很多老人前来就餐,11-15元不等便能吃饱又吃好,荤素搭配加上水果,充分保证了老年人日常所需营养,社区还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免费送餐上门服务。吃完午饭老人们都会在这里下棋喝茶、看电影话家常,既满足胃又温暖了心。
近年来,社区不断进行适老化改造,关乎老人生命安全的“烟雾报警器”、“一键呼”、定位手表都深受独居、孤寡老人的喜爱。为改造老年人居家生活环境,增强老年生活设施的安全性和便利性,社区进行了卫生间改造,入户坡道优化,提供了居家养老辅具用品、居家护理服务等,深受老人们欢迎。实现“社区+居家”的“一站式”居家养老模式,满足老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实现老有所安。
家门口的“老年大学”
来到宝祥社区二楼的老年大学教室,近20位的老人们正在认真听讲,跟着党员志愿者老师一起学习制作短视频。居民张晴开心地表示“学会了短视频制作,既可以记录美好生活,又可以发给在外地工作的女儿,让家人放心。之前在智能手机使用课程中,我还学会了用手机打车、挂号就医,真的非常实用,大大的便捷和丰富了我的老年生活。”
据了解,白洋湾街道老年大学内容丰富,包含健身类的民族舞、太极拳、乒乓,文化类的书法课、国画班、民乐班、越剧班,科普类的智能手机使用、种植花卉等。为使课程位置离居民更近一些,街道将部分课程延伸到社区,成为了“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宝祥社区根据入住老年居民的主要特点,开设了民族舞、太极拳、智能手机使用、花卉种植等课程,惠及人数达2800人次,2024年将进一步丰富“家门口的老年大学”课程,积极打造“文化养老”幸福标杆,实现老有所乐。
家门口的便民医疗服务点
来到社区日间中心二楼的问诊室里,宝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正在为老人们仔细看诊,中医理疗室里的理疗师们正在为老人按摩理疗。居民王根生感慨道:“我这腰疼是老毛病了,平时孩子忙着工作也没时间陪我去医院理疗,自从在社区就能理疗,每周都要来一次,真是太方便了。”
如何让看病更加便捷,一直是城市老年居民最为关心的话题。为了一些小毛小病,特地前往一趟医院,着实是件麻烦事。为此,姑苏区白洋湾街道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资质的诊所等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在社区内设置“便民医疗服务点”,将医疗机构“嵌入”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医疗”优势,提供了便捷的诊疗渠道与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服务,涵盖:报告解读、就诊服务、家庭医生签约、用药咨询等,实现就医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