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江苏 > 正文

文明,一座城市的日常叙事

0
分享至

张家港,立于江尾海头

奔腾不息的长江

赋予了张家港人敢拼敢闯的

奋斗基因

在这里,诞生了改革开放以来唯一以城市命名的张家港精神;写就了从曾经“一无所有”的苏南“边角料”,到连续30年位列全国百强县(市)“前三甲”的传奇故事。这里还是全国文明城市的策源地,从1994年张家港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算起,今年正好30周年。从连续六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到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张家港也一直在向内、向己身发问,并由此将文明变成为一座城市的日常叙事。

群众在哪里

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1个行业(系统)文明实践分中心、11个区镇(街道)文明实践所、274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1000多个文明实践点……张家港铺开一张不断密织的“文明实践网”,将文明实践的触角延伸到城乡角落。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每个词都有具体而丰富的内涵:“新时代”是坐标定位,“文明”是精神内核,“实践”是根本途径,“中心”是阵地依托。张家港由此开篇破局并往“实”里迈进,大胆探索往“深”里进阶。

作为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城市,张家港市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以全面覆盖的组织网络畅通资源要素全域流动,以精准多元的实践供给推进文明成果全城共享,以体系健全的志愿服务引导文明实践全民参与,让港城群众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不是另起炉灶,中心建设的核心是打通关节、资源共享,遍布城乡基层的“中心、分中心、所、站、点(岗)”五级文明实践阵地矩阵,把每个条块服务基层的单颗“珍珠”串连成一条精美的“项链”,既优化了服务群众的“软环境”,也增强了服务群众的“硬实力”。

从“一人学”变成“一起学”,2019年张家港打造的 “追梦学堂”,至今仍是网红阵地。追梦学堂是一个全天候、开放式、菜单化的思政教育阵地,高效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以及全市展现革命历史、红色文化、张家港精神等特色理论教育资源,采用线上线下互动的理论学习模式,各个活动区几乎天天爆满,党员干部群众在思想碰撞中激发学习热情,既让理论传播充满“信仰之音”,又让百姓生活多了“文化滋润”,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变成“零距离”。五年来,累计开展各类宣讲超1000多场次,参与学习近4万人次,是全市需求量大、点单率高、品牌响亮的理论宣讲品牌。

退休老干部也有了全新日常,他们的新角色就在“暨阳银辉”讲师团。今年62岁的孙伟宏退休前是张家港市开放大学副校长,退休后加入讲师团当上了副团长,整天忙着备课、做PPT、到“点单”的村(社区)文明实践站上课,退休生活丰富充实。翻看他的上课记录,光5月就去了德积街道北荫村、冶金园(锦丰镇)向阳村上课,劲头十足。

在张家港,几条板凳一围,就是一个学堂。金港街道南沙社区的香山书场,每到下午就坐满听评弹的票友,演出开始前15分钟,评弹演员把党的理论从“书面话”变成“家常话”,弹着琵琶讲给票友听。金港街道南沙社区老年人口多,“小板凳”微宣讲就在老年人爱聚集的地方——家门口、楼道前,几条板凳一摆,就能开讲,讲政策、讲发展、讲变化,用老百姓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像这样的文明实践活动

如春风化雨,

让城乡焕发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从一心变万众一心

文明通向的是“幸福”

张家港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人民群众的“幸福清单”,就是文明实践的“责任清单”,犹如一场通向幸福的接力赛,是从一心变万众一心,小小“张闻明”变成颗颗“文明种”,点点星火、汇聚成炬。

幸福对于有着5650小时志愿服务时长的港城公交校车司机、“市民巡查团”第8组组长陈亚娟来说,是看到被“挑刺”的城市,变得越来越好。2022年7月,一个超百人的“市民巡查团”队伍全新登场,成员们一起为城市“挑刺”,穿街过巷、拍照取证、四处“找茬”,人人都是“张闻明”,累计解决问题24960个。“我是土生土长的张家港人,解决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看到事情件件有着落,很有成就感,我们城市越来越好了。”陈亚娟质朴的话语里,藏着对城市最真切的热爱和最质朴的期待。

幸福对于家长周荣来说,是科创园里开设的暑托班。2023年暑假,凤凰镇科创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变身”为暑托班,结合科技特色和非遗文化,为孩子们打造了多彩暑假,也在科创园职工心里“种下”另一个落户张家港的理由。像这样开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的免费暑托班,张家港去年一共开设了189个。

幸福对于游泳教练刘吉祥来说,是下班后参加市民文化艺术夜校的戏剧表演班,通过在夜校的学习,他参演的小品《幸运之星》《我要还你钱》,在张家港市小戏小品大赛上分别荣获金奖和最佳表演奖。2023年夏天,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分中心开设“市民文化艺术夜校”,让文明实践夜间不打烊,面向全市15~55岁的中青年人群,开设尤克里里、咖啡、创意手工等课程,用“家门口”的美育课堂,赋能公共文化服务盛开文明之花。

幸福对于乐余镇永利村村民施家辉来说,是在2023年5月与妻子举办婚礼,他们积极响应村里号召,不用豪华婚车,严格控制宴席桌数及餐标,杜绝低俗婚闹,婚宴花费不到3.6万元。乐余镇永利村的移风易俗三部曲,“治小家”与“治大家”并行推进,以文明家风助推文明乡风。手捧村里赠送的叶雕新婚礼物,施家辉笑着说,“婚礼真正意义是两个人情感的结合,而非物质的堆砌,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我们的负担,婚礼节省下来的钱用作旅行基金,非常有意义。”

最美 “双向奔赴”

人人都是张闻明

在张家港

最耐人寻味的文明一景

叫做“双向奔赴”

乐余镇乐余社区有一位“好姐姐”外卖员韩劲松,每天将笑容挂在脸上,争分夺秒以最快速度将东西送到客户手中,屡获好评。听到社区乐“新”锋志愿服务队招募志愿者,她第一时间报名,成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一名海棠先锋,发挥自身走街串巷、熟悉楼宇的优势,参与到基层治理中去。像韩劲松这样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志愿者,在乐余社区还有41位,他们在乐余社区享受到暖“新”服务,有了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也激励他们主动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反哺基层社区治理。

“上次我的药片吃完了,一个电话,志愿者就把药送到家门口,真是太及时了。”家住经开区(杨舍镇)景巷花苑小区的老人沈洪才腿脚不便,他口中的志愿者,是同住一个小区的邻居低龄老人赵国良。测量血压、代买生活物品、上门打扫卫生、陪伴聊天……赵国良忙碌的身影,出现在多位乡邻的家中。赵国良参加的“银龄互助”养老志愿服务项目,作为低龄老年志愿者照顾高龄老人,让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守望相助。

从志愿服务的受益者变成志愿者,家住经开区(杨舍镇)范庄社区的钱阿姨最有发言权。受益于在健康“益”起来志愿服务集市活动中学到的应急救护知识,她在老伴突发心脏骤停时,开展心肺复苏帮其恢复了意识。据统计,这个送到群众“家门口”的健康“益”起来党员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线上线下累计开展健康宣讲近500场,组织大型健康集市50场,服务群众超10万人次。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在张家港,“张闻明”作为一种文明符号,不断引领着广大市民在见贤思齐中参与创建、践行文明。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群人到一座城,人人都是“张闻明”,激荡起文明的涟漪,叠加起一座城市的文明新高度。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34岁东北姑娘拿下81岁全球首富,长的很漂亮,一年抱俩娃身价上亿

34岁东北姑娘拿下81岁全球首富,长的很漂亮,一年抱俩娃身价上亿

云舟史策
2025-09-13 07:37:04
脱北者向朝鲜汇款

脱北者向朝鲜汇款

周边问题研究所
2025-09-19 00:03:15
撕破脸!F4巡演暂停,朱孝天被踢出局,只因为他嘴碎又不配合工作

撕破脸!F4巡演暂停,朱孝天被踢出局,只因为他嘴碎又不配合工作

小兰聊历史
2025-09-18 11:09:40
36岁邓卓翔目瞪口呆!三镇2-5惨败+5天2场狂丢9球 近11场只赢1场

36岁邓卓翔目瞪口呆!三镇2-5惨败+5天2场狂丢9球 近11场只赢1场

风过乡
2025-09-19 22:09:03
37年周总理劳山遇刺,11名警卫全部被杀,伟人怒斩三大帮派之一

37年周总理劳山遇刺,11名警卫全部被杀,伟人怒斩三大帮派之一

华人星光
2025-08-29 13:15:04
白天陪玩晚上陪睡?明码标价8000一次!高端伴游沦为色情交易温床

白天陪玩晚上陪睡?明码标价8000一次!高端伴游沦为色情交易温床

阿纂看事
2025-08-29 15:46:57
5-2,河南队保级更进一步 阿奇姆彭+卢永涛状态火热 三镇被踢崩了

5-2,河南队保级更进一步 阿奇姆彭+卢永涛状态火热 三镇被踢崩了

替补席看球
2025-09-19 21:42:49
猪身上的7个部位,医生建议少吃,大肠排最后,榜首的很多人爱吃

猪身上的7个部位,医生建议少吃,大肠排最后,榜首的很多人爱吃

泠泠说史
2025-09-18 16:26:13
唏嘘!全红婵被体型反噬,博主:大概率半退役,陈芋汐未来天花板太高

唏嘘!全红婵被体型反噬,博主:大概率半退役,陈芋汐未来天花板太高

小椰的奶奶
2025-09-18 08:09:46
为啥毒瘾难戒到让人心死?网友分享句句都实在戳心!

为啥毒瘾难戒到让人心死?网友分享句句都实在戳心!

墙头草
2025-09-09 07:54:46
穆里尼奥晒本菲卡训练基地照片:早上好!

穆里尼奥晒本菲卡训练基地照片:早上好!

直播吧
2025-09-19 15:37:19
围攻黄岩岛惨败,菲律宾认怂,举白旗后10艘船的损失统计出来了!

围攻黄岩岛惨败,菲律宾认怂,举白旗后10艘船的损失统计出来了!

青青子衿
2025-09-17 02:45:14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傲娇的马甲线
2025-09-17 18:06:44
年薪400万!穆帅回归本菲卡,37岁老将主力难保:连续3场失误送礼

年薪400万!穆帅回归本菲卡,37岁老将主力难保:连续3场失误送礼

球场没跑道
2025-09-18 21:03:16
杨振宁的“长寿秘诀”,最核心的并不是多运动、喝水,而是这4点

杨振宁的“长寿秘诀”,最核心的并不是多运动、喝水,而是这4点

知鉴明史
2025-08-17 12:00:06
新派武侠小说六大家,五位已逝世,如今只剩一人

新派武侠小说六大家,五位已逝世,如今只剩一人

小李大侠
2025-09-19 11:26:07
四川省纪委监委通报:2人任上被查

四川省纪委监委通报:2人任上被查

鲁中晨报
2025-09-19 19:09:05
费内巴切主席回应穆帅:自贬身价!将出局归咎于一名球员是不对的

费内巴切主席回应穆帅:自贬身价!将出局归咎于一名球员是不对的

直播吧
2025-09-19 16:37:06
多地医保大动作:门诊也要控费了!

多地医保大动作:门诊也要控费了!

医学界
2025-09-19 20:14:50
张亚中:当选国民党主席后,立刻恢复“国统纲领”重启国共论坛

张亚中:当选国民党主席后,立刻恢复“国统纲领”重启国共论坛

海峡导报社
2025-09-19 10:00:04
2025-09-19 22:31:00

头条要闻

男子25万盖一栋三层楼房 房子还没建好成全村人"笑话"

头条要闻

男子25万盖一栋三层楼房 房子还没建好成全村人"笑话"

财经要闻

684亿大牛股,把孕妇逼到胎停?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本地
手机
旅游
时尚
公开课

本地新闻

大学生军训哪家强,广西申请“出战”!

手机要闻

专访苹果高管:iPhone Air比之前所有iPhone都更耐用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推广中奖名单-更新至2025年9月8日推广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