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无锡中院、市人社局联合召开 “科技人才保护”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2023年度无锡地区涉科技型企业劳动人事争议审理、仲裁情况和典型案例。无锡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蒋飞、中院劳争庭庭长姜丽丽、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副院长徐心怡出席发布会。现代快报、江苏经济报、阿福聊斋、无锡新闻频率、无锡交通频率、无锡日报和网易新闻等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
近年来,无锡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对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以妥善预防和化解涉科劳争纠纷为抓手,坚持平衡保护理念,以高质量司法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涵养良好人才法治生态、保障建设产业科技创新高地贡献司法智慧和力量。
一、持续推进涉科纠纷“调裁审一体化”,提升专业解纷水平
2022年,无锡中院推出涉科技型企业劳动人事争议“调裁审一体化”工作模式,被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列为设区市自主改革创新项目。去年,无锡法院持续深入推进该项目,取得了一些新成绩。
一是公正高效处理涉科劳争纠纷。维护公平正义、化解矛盾纠纷是法院的价值追求。2023年以来,全市法院秉持“调裁审”一体化理念,共妥善审理涉近200家科技型企业与高层次人才之间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66件。其中较为典型的竞业限制纠纷46件,同比增长31.45%。这些案件既有全国首例医疗设备领域人工智能竞业限制案,也包括成功调处的24名科研人员集体离职案等,无锡法院坚持以案件处理为导向,不断夯实社会法治基础。
二是持续融合拓展“调裁审”一体化平台。平台是对外开展工作的重要抓手。去年,滨湖法院在建成“科技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的基础上,将其融合升级为滨湖区法治营商环境建设示范点、高科技人才法治保障基地、红沙湾科学城共享法庭,构建人才保护的“一站式”纠纷解决中心。惠山法院则持续发挥科技型企业劳动争议巡回审判点功能,拓展普法宣传和纠纷调处等活动,发挥平台保障功能。无锡高新区即将揭牌设立无锡市新吴区高新人才法治保障中心,人才法治保障工作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增强。
三是不断调整优化“调裁审”一体化机制。一方面,无锡法院不断优化涉科案件技术事实查明机制。如无锡中院在一例涉钙钛矿材料研发竞业限制纠纷中,首次引入知识产权案件中的“技术调查官”制度,并与此前建立的技术专家咨询库和专家辅助人制度共同构成“三位一体”的技术事实查明机制。另一方面,不断弥合调裁审理念及程序差异。无锡法院与人社、仲裁委等部门通过召开联席座谈会,一体联合培训,开展文书互评、典型案例互选等活动,共同促进裁审理念统一。
二、保障人才合法权益,满足人才法治需求
一是多维度保障人才优享待遇。通过案件审理确立规则,引导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落实引才用才福利政策;加强用工规范,促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奖补政策体系,健全合理体现人才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推动人才待遇落实。
二是深层次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平衡处理科技企业维持竞争优势与高层次人才自主择业权的关系,落实人才流动在服务期、竞业限制、保密等方面的规定,特别是明确竞业的合理地域及行业范围,消除对人才自主择业的不当干预,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进一步促进人才要素充分合理流动。
三是全方位服务人才多样需求。为满足人才多样化需求,无锡中院联合无锡市人才办等八部门共同实施太湖人才“优盾行动”,向社会推出涵盖人才出入境管理、法律服务提供、纠纷调处、法治宣传等八大服务,精准对接高层次人才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期盼和需求,保障人才创新创业。
三、涵养创新社会生态,助力营创环境提质
一是职能延伸,织密人才保障“安全网”。无锡法院紧密联合总工会、人社、仲裁等部门,提供全面能动的法律服务。通过发布涉科劳动争议纠纷裁审规则、开展人才就业主题宣讲、发放维权法律指南、开设普法直播间等方式,加强人才创新创业的法治素养,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二是精准赋能,开具企业用工“体检单”。无锡法院以案件数据为支撑,精准定位案件多发企业,联系用人单位,开展走访调研。针对企业在劳动合同签订、竞业限制纠纷处理、科技人才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召开用工座谈会,并探寻企业纠纷多发的症结所在,帮助企业理顺人事管理制度,将纠纷止于源头。
三是柔性解纷,涵养营创环境“活水源”。一方面,坚持民主、善意、协商、沟通的理念,助力科技型企业建立内部民主管理组织,搭建纠纷解决对话渠道,保持创新创业向心力。另一方面,区市两级成立劳动争议调处中心,对纠纷隐患构建探查机制,对群体性纠纷早期介入,主动调解,最大程度缓和才企矛盾,寻找纠纷柔性化解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