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阳澄西湖北部湖区
工作人员正在平整后的土地上
有序栽种一株株植物幼苗
这里是阳澄西湖屏障带工程的建设现场
目前,该工程已进入植物栽种的最后一步
阳澄西湖屏障带工程共分为三期实施,本期为一期项目,位于阳澄西湖北部湖区,西起界泾河西南岸,向东至美人腿段周家浜河口南侧,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构建18万平方米河口强化预处理区,建设800米生态护岸,并营造10万平方米湖滨湿地。该项目是阳澄湖生态保护总体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阳澄湖西岸河道入湖后的第一道生态屏障。
此前,通过水体治理、
土地平整、土壤塑造等方式
阳澄西湖屏障带工程
已筑起湖滨湿地和护岸岸基
正通过水生植被提升湿地的立体净化能力
据相城市政集团工作人员介绍,水生植物栽种需要先对土方塑形后抽水,待植物存活后再进行放水,后期这些植物就将在水中摇曳生姿,起到保护堤岸、平衡生态等作用,也能对湖畔农田提供保护。
香橙君了解到,阳澄西湖屏障带
栽种的水生植物主要采用
吸收氮磷能力较强的本地常见物种
外围迎风挡浪的格宾毯区及通航段两侧主要种植芦苇等植物,可缓解湖区风浪对于岸线的直接冲击。
近岸区域综合考虑耐污性、季节性及景观效果,综合布置狭叶香蒲、黄菖蒲、水葱、千屈菜等挺水植物,实现岸坡稳定、保护湖泊形态。
在河口处理区表流湿地区,主要布置穗花狐尾藻、轮叶黑藻、苦草等沉水植物,丰富湿地区立体净化能力,提高湿地拦截净化效果。
此外,沿湖还将种植荷花等,点缀景观、提升生物多样性。
按照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屏障带一期整体植物栽种将于9月全部结束,届时,这片湖滨湿地将有效截留河道入湖污染及地表径流污染物,提高湖区水体自净能力,并逐步带动整个湖区的生态系统恢复。同时,不同季节的水生植物也将慢慢生根壮大,形成茂密的“水下森林”,进一步提升湖区整体水岸自然景观。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这样的阳澄湖,爱了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