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江苏 > 正文

母女双双确诊癌症,很多人都有这种习惯!

0
分享至

一个月前

浙江宁波47岁的的王女士

因为其77岁的母亲

排便次数增多

而来到医院结直肠外科就诊

令王女士没想到的是

此后,她和母亲竟同时确诊癌症

母女同时被确诊患大肠癌

接诊医生了解到,老人出现排便次数增多的症状已有一个月左右。大肠癌的三大症状是大便形状改变、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出血,其中排便习惯改变就包括排便次数增多。因此,医生为王女士的母亲安排了肠镜检查。

果不其然,检查结果显示老人的直肠上有较大的肿块,而在肿块上方长满了葡萄般成串的肠息肉。

医生表示,肠息肉和大肠癌之间关系密切,肠息肉癌变的风险较高,一般情况下建议切除治疗。更令他担忧的是,王女士的母亲呈现多发性息肉,而这一息肉类型往往具有家族遗传性,所以他建议陪同前来的女儿也做个肠镜检查。

3天后,王女士的肠镜报告结果显示也是多发性肠息肉,而且息肉部位涉及较多——降结肠和升结肠部位都有大小不一的息肉。

最终病理诊断结果证实了医生的推测:王女士降结肠部位的息肉诊断为腺癌,她母亲直肠部位的肿块也确诊为腺癌。母女两人都需要通过手术切除。

“王女士母女俩的肠息肉在医学上叫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医生解释,顾名思义,这种息肉具有家族遗传性,而且癌变风险高。他建议一旦发现有多发性息肉,直系三代都需要定期体检做肠镜,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医生透露,大肠癌的发病正在逐年升高。“大肠癌既有基因遗传的因素,也不可忽视后天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肠癌被发现,除了医学水平提升检查手段丰富这一因素外,更多的还是和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改变相关。”

这个饮食习惯很多人都有

医生表示,吃得太好是导致大肠癌的一大因素:

一是吃得太过精细,粗纤维摄入量减少,不利于肠道的蠕动。

二是高脂高糖的饮食,影响血糖和甘油三脂的水平,这些因素可直接或通过胰岛素等多种激素间接作用于大肠上皮细胞,促进癌变,诱发大肠癌。

三是摄入太多的红肉,比如牛肉、猪肉等,红肉中较高的血红素铁已被证明可通过刺激内源性致癌亚硝基化合物的形成来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

此外还有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惯,也使得大肠癌的发生率不断升高。

预防癌症,做好这7点

6月是“全民健康素养宣传月”,今年的主题是“提素养 促健康”。虽然不同健康习惯各有“防癌优势”,但它们常常互相作用,起到“1+1>2”的效果,因此养成以下健康生活习惯至关重要。

控制热量、管住腰围

从小就要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儿童青少年时期要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每天至少一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最重要的是,控制总热量摄入:

以体重60公斤的成人为例,基础代谢率较低者,每天总热量控制在1200~1800大卡之间;体力活动多、基础代谢率较高者,每天总热量控制在2400大卡左右。

体质指数【BMI=体重(千克)/ 身高(米)²】要保持在18.5~24.9之间,男性腰围小于85厘米,女性腰围小于80厘米。

肥胖人士要科学减重,节食、不吃主食、只吃水果减肥、短期突击运动都不可取。

利用碎片时间动起来

每人每天久坐时间不应超过8小时,每周坚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和2次力量训练。

学生族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每周锻炼2~3次,每次一个半小时左右。

上班族可利用工作间隙、上下班时间锻炼,比如,每工作一小时,站起来活动5分钟左右,可以冲一杯咖啡、去洗手间、下楼取个快递,或者下班后提前一站下车,步行回家。

老年人下楼买菜、跳广场舞、去公园散步或打太极,都是不错的活动机会。因病卧床人群可以在床上踢腿、拉伸等。

餐餐有青菜、天天有水果

当前,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仍不合理,大豆及其制品摄入量低于推荐量的59%,新鲜蔬菜低于推荐量的47%。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建议,每人每天谷物摄入量应为250~400克。

其中50~150克是全谷物或杂豆,蔬菜、水果每日摄入300~500克和200~400克,做到餐餐有青菜,天天有水果,果蔬搭配五颜六色。

尽量自己做饭

年轻人尤其青少年,一定要少吃快餐,糖果、蛋糕、薯条等超加工食品最好不吃。

提倡在家做饭,减少点外卖的频次,多用蒸煮方式烹饪。点外卖也尽量多点清淡菜肴,少点辛辣油腻煎炸的外食。

少吃加工肉、增加优质肉类

建议每周红肉摄入量应低于总能量的10%,每天畜禽肉类50~75克。

少吃熏制、腌制的肉类,烹饪时要反复清洗、浸泡久一点,可不再加盐,搭配蔬菜翻炒食用。还可增加其他优质肉类的选择,比如禽肉、水产品。

管住身体“含糖量”

建议成人每人每天糖摄入量应在25~50克之间,少喝含糖饮料;喝咖啡、豆浆、粥时,最好不加糖。

尽量不喝酒

建议最好不饮酒,如果不得不喝,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要超过28克,女性不要超过14克。

相当于男性每天最多可以喝720毫升啤酒(300毫升葡萄酒或150毫升低度白酒),女性每天最多可以喝360毫升啤酒(150毫升葡萄酒或75毫升低度白酒)。

此外,不吸烟、减少紫外线过度照射、吃饭细嚼慢咽、不吃过热过辣食物、规律作息等好习惯,以及保持一个好心态,都有助降低癌症风险。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业主:别墅小区阁楼没顶?开发商:按图纸盖的

业主:别墅小区阁楼没顶?开发商:按图纸盖的

极目新闻
2025-07-15 21:51:30
美财长最新放风:无需担忧美中暂停加征部分关税截止日期,双方谈判“态势良好”

美财长最新放风:无需担忧美中暂停加征部分关税截止日期,双方谈判“态势良好”

环球网资讯
2025-07-15 23:27:09
惠州工行大瓜!女经理出轨健身教练图片流出,被行长丈夫实名举报

惠州工行大瓜!女经理出轨健身教练图片流出,被行长丈夫实名举报

明月杂谈
2025-07-15 18:25:46
7月15日俄乌最新:最严重的警告

7月15日俄乌最新:最严重的警告

西楼饮月
2025-07-15 18:38:58
女星爆料老公尺寸握不住:做一事腿会酸三天

女星爆料老公尺寸握不住:做一事腿会酸三天

葫芦哥爱吐槽
2025-07-15 13:28:13
宗馥莉不是被动应战,而是她对杜建英准备了二十年的最后决战

宗馥莉不是被动应战,而是她对杜建英准备了二十年的最后决战

合赞历史
2025-07-15 17:30:31
60岁老戏骨晒上海独栋别墅,一共四层近1000平,院子大得能打篮球

60岁老戏骨晒上海独栋别墅,一共四层近1000平,院子大得能打篮球

涵豆说娱
2025-07-15 20:55:35
真正给美国人送钱的,是被我们捧在手心的娃哈哈!

真正给美国人送钱的,是被我们捧在手心的娃哈哈!

燕梳楼频道
2025-07-14 21:44:07
1180人因高温死亡 其中大部分死者的年龄在65岁以上

1180人因高温死亡 其中大部分死者的年龄在65岁以上

大象新闻
2025-07-15 12:10:10
宗婕莉信息被扒!曾是学校排球队主力,不像宗庆后,长得一言难尽

宗婕莉信息被扒!曾是学校排球队主力,不像宗庆后,长得一言难尽

180视角
2025-07-15 12:03:26
太突然!上海著名大酒店彻底关门?现场已人去楼空!市民不舍:生日宴、结婚宴都在这里办的

太突然!上海著名大酒店彻底关门?现场已人去楼空!市民不舍:生日宴、结婚宴都在这里办的

上观新闻
2025-07-15 17:06:49
美国你做初一,我们就做十五,你卖武器给台湾,我们就卖给伊朗

美国你做初一,我们就做十五,你卖武器给台湾,我们就卖给伊朗

大道无形我有型
2025-07-15 15:49:43
中国父子德国溺亡,失踪一周后找到遗体 警方:6岁儿子坠湖后父亲跳下营救,不幸遇难

中国父子德国溺亡,失踪一周后找到遗体 警方:6岁儿子坠湖后父亲跳下营救,不幸遇难

红星新闻
2025-07-15 19:35:30
日本媒体吐槽,有钱的中国人都不来旅游,来的都是打卡拍照的穷人

日本媒体吐槽,有钱的中国人都不来旅游,来的都是打卡拍照的穷人

西楼知趣杂谈
2025-07-15 14:08:44
宗庆后私生子遗产大战,宗馥莉"焦头烂额",才明白王健林有多高明

宗庆后私生子遗产大战,宗馥莉"焦头烂额",才明白王健林有多高明

乌娱子酱
2025-07-15 14:05:20
施幼珍的坚持,道出中国富豪太太的现状:没有理由选择婚姻洁癖!

施幼珍的坚持,道出中国富豪太太的现状:没有理由选择婚姻洁癖!

汤汤慢
2025-07-15 18:39:51
宗庆后私生子合影流出,老大最像父亲,娃哈哈老员工曝出更多内幕

宗庆后私生子合影流出,老大最像父亲,娃哈哈老员工曝出更多内幕

梦史
2025-07-15 10:49:09
换了中国高管?山姆被疑品质下滑,网友炸锅:260元年卡不值钱了

换了中国高管?山姆被疑品质下滑,网友炸锅:260元年卡不值钱了

派大星纪录片
2025-07-15 18:12:54
中国香港队主帅:中国队最后时刻故意拖时间 不确定是否被公平对待

中国香港队主帅:中国队最后时刻故意拖时间 不确定是否被公平对待

直播吧
2025-07-15 17:30:05
小米YU7被曝质量问题,有车主反映方向盘跑偏,车评人解释:是路不平

小米YU7被曝质量问题,有车主反映方向盘跑偏,车评人解释:是路不平

可达鸭面面观
2025-07-15 20:09:59
2025-07-16 06:27:00

头条要闻

娃哈哈老员工:"影子夫人"和宗庆后05年在美国领证

头条要闻

娃哈哈老员工:"影子夫人"和宗庆后05年在美国领证

财经要闻

国货美妆能否脱下“平替”外衣

体育要闻

在中国效力10年,45岁的传奇外援退役了

娱乐要闻

董璇自曝再婚了!二婚老公被扒是张维伊?

科技要闻

英伟达H20解禁,黄仁勋吓坏平替?

汽车要闻

六座布局/深浅配色 仰望U8L内饰亮相

态度原创

教育
旅游
亲子
时尚
房产

教育要闻

劝退:在读学生最不建议你入读的两所英国大学,问就是别来!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亲子要闻

一句“奶够孩子吃吗?”引发的家庭矛盾,评论区网友炸锅!

7次拒绝潜规则!万茜的逆袭之路,给内娱上了一课!

房产要闻

抄底信号!海口跌幅,全国第二!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