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河中段、河埒街道域内的河埒口,与隔河相对、蠡园街道域内的西园弄,旧时各有一座“苏公大王庙”,乡人俗称苏秦庙或大王庙。南岸西园弄的俗称南苏秦庙,北岸河埒口的俗称北苏秦庙,两庙均用于祭祀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以祈求太平,远离战乱。
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
《史记·苏秦列传第九》载:“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当时正值诸侯纷争,燕、赵、韩、魏、齐、楚、秦七国争霸天下,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苏秦游走六国以“合纵”对抗日益强盛的秦国,于是六国同意签约联盟,共同防御秦国。《史记·苏秦列传第九》:“苏秦既约六国从亲……乃投从约书于秦。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从此,六国域内百姓过上了15年的太平日子。百姓感恩,纷纷建庙塑像祭祀苏秦。这也是历史上中原及以南地区建有很多苏秦庙的由来。
苏秦游走六国,深受国王器重,因而召来众多大臣不满。这些心怀怨恨的大臣都恶意攻击他,企图让他背上恶名。在齐国时,苏秦甚至多次遭到刺杀,终未成。但司马迁却给他公正的评价,《史记·苏秦列传第九》载:“太史公曰:……夫苏秦起闾阎,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时序,毋令独蒙恶声焉。”
1860年,太平军攻占无锡,河埒口与西园弄的苏秦庙遭到严重破坏。据不少光绪年间出生的老一辈人,包括我爷爷丁根卿(光绪四年1878年出生,1957年12月去世)说,苏秦庙于光绪年间修复,而修复后的苏秦庙增加了功能,除祭祀苏秦求保平安,还成了附近乡民给逝者烧回头香的大王庙,北苏秦庙后殿另外增添了关羽塑像。现年88岁,世居河埒口的村民孙鸿泉老先生回忆,小时候一个长辈去世了,父母亲准备了许多香烛,带着他一起到大王庙去“烧回头香”,路上每经过一座桥就要在桥堍化烧点纸钱,那次路上经过三座桥,化了三次纸钱,到庙里后,就在供桌上摆香烛供品,向庙祝递上写有逝者姓名、年龄、性别等内容的纸片,然后由庙祝大声宣读,叫“通疏”,即注销阳间的户口,加入阴间籍,第二天要到青山寺孟婆娘娘殿通报,走奈何桥,喝孟婆汤。传说这样逝者就会把阳间的所有事情忘记。
苏秦庙平时比较冷清,但每年秋收结束后,便会有戏班子来演出,断断续续直到来年的正月半(元宵节),这段时间是最热闹的。戏文一般是传统折子戏,如劈山救母,庵堂相会,打渔杀家,梁祝里的十八相送,珍珠塔里的方卿见姑姑等,京剧、越剧、锡剧都有。
1953年初冬,我曾跟随父母去苏秦庙看过一次戏,那时人们都说“到庙下去看戏”。记得那天下午父亲说,今天早点吃夜饭(无锡方言,“晚饭”之意),晚上去看戏。我高兴极了,因为舞台上的真戏子我从未见过,只在香烟牌上看过脸谱,一直心念想看看真的戏子。夜幕降临,我们便出发了,从大丁巷出发过永康桥向东,过泰来岸(泰康村)便是桑田窄窄的小路,弯弯曲曲。路上赶去看戏的人很多,黑暗中有人打灯笼,有人拎桅灯,我母亲拿个手电筒,我们夹在队伍中迤逦前行。母亲的手电筒只有在遇到沟沟坎坎或坟墓时打开,她说干电池贵,省着点用,而其他时候我们都是“借光”而行。
到苏秦庙时天已全黑了,戏台下广场上黑压压的人头攒动,场边海棠糕、梅花糕、豆腐花、小馄炖等各色摊主高声吆喝叫卖,人群中有小孩哭闹要买吃的,有大人哄小孩声,有妇女嘻嘻哈哈相互寒喧声,有男人们相互递香烟大声招呼声,人声鼎沸中充满着四乡八邻亲切和睦的氛围。戏台四根柱子上挂着大灯笼,映射出喜气祥和的柔光。父母亲拉着我挤到广场中间的位置,吩咐我:你可以先去玩一会儿,听到锣鼓声响就是戏要开场了,你赶紧过来看。听完我便迅速挤出人群,在场边找到几个村的玩伴,黑暗中一路沿小吃摊闲逛,身无分文,只好看着那些散发着诱人香气的食物咽口水。
锣鼓声响了,戏开演了,我立刻钻到父母身边。戏台上一男一女在唱对手戏,只见他们一会儿甩袖,一会儿转身踱步,好长一会儿都是说白和唱,我也看不懂,越看越没劲。父亲察觉到我的心情,便说:你就再去玩一会儿吧,记住,锣鼓声紧,就是头上有野鸡毛的武生开打了,你就过来看。就这样,三个多钟头的演出,我东走西逛,锣鼓声紧了就看一会儿,几个来回下来,期待已久的“庙下看戏”便散场了。至今也不知那天演的是什么戏,但庙下的演戏仍在年复一年的继续,戏台下也一样是人山人海。
1958年,苏秦庙的戏台下成了群众大会露天会场,戏台成了干部就坐的主席台,也成了大队生产队比干劲、比高产、放卫星的擂台。1960年,当时的河埒大队在庙里办了个蘑菇培育场,场长叫陶士珍。20世纪70年代后期,庙下地块建造了无锡市农业机械厂,大王庙建筑保留在厂内,作为五金仓库。2001年,农机厂地块建造阳光家园居民小区,厂房和苏秦庙(仓库)建筑全部拆除。对岸西园弄南苏秦庙在20世纪90年代建造蠡溪路时拆除,庙前一棵170多年的银杏树被移植至蠡溪路绿化带内,作为古树名木被保护。后蠡溪路扩建升级时,古银杏树于2017年3月被移至管社山庄,至今仍枝繁叶茂,成为梁溪河苏秦庙的唯一遗存。
作者简介
丁鹤琪,1944年生,滨湖人。无锡市广电集团退休记者,爱好文学、历史。2004年退休后参加滨湖区政协文史委,编写《滨湖乡土》《滨湖渔史》等系列地方史十多本,2010年参加无锡市统战部组织的《追梦人——无锡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风采录》一书采写,平时也写散文、随笔、评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