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苏州市民政局公示了苏州市第三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浒墅关蚕校渡口、龙华渡口、三里亭渡口成功入选。
蚕校渡口
“桑,为蚕之母乳;蚕,是丝织之源泉”,早在春秋时期,吴地就有栽桑饲蚕的传统,浒墅关一带更是形成了“人家勤耕种,湖桑接远村”的繁荣景象。蚕校渡口位于原苏州蚕桑专科学校,便于学校东西两方师生往来,渡距40米。随着经济的发展,现渡口已废弃。
苏州蚕桑专科学校前身是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这里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见证了蚕桑事业的繁荣发展。如今,百年老建筑群经过修缮再焕新生,打造成西陵堂公园。走进西陵堂公园,青砖黑瓦的民国建筑,年代感扑面而来,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古镇的繁华与蚕桑文化的传承。西陵堂公园包含西陵堂、催青楼和新建的综合馆三座主体建筑,浒墅关恢复了蚕桑学校的原有样式,将成为传播江南蚕桑文化的靓丽名片。
三里亭渡口
三里亭因距浒墅关三里,故名。三里亭又名于止亭,为清乾隆年间苏州城内的士绅陈玉林创建。“以憩行道及迟舟”,所以亭中题额“於止亭”。“亭”者,停也,建亭于此即提醒来往行人暂作休憩,亦可遮阳避雨。
三里亭渡口,始建于清乾降年间,从浒墅关共和村到保丰村,渡距60米。民国期间,汽运轮船开始通行于大运河,三里亭渡口成为重要的客运码头。建国后,政府又于此设立水泥驳船摆渡,接送两岸往来行人。同时,修复整理董公堤古道,纤夫可以从兴贤桥沿路直达枫桥,古亭生机依旧。1992年,共和村白泥工场建于敞滩,渡口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出行日益便利,渡口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三里亭作为苏州运河沿线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古建筑之一,至今仍屹立在运河畔,并于1986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龙华渡口
龙华渡口因龙华寺而得名。龙华寺又名广福庵,初建于唐代,宋宝庆二年(1226)住持“文昇重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裕亲王福全赐予“龙华寺”匾额。自此,广福庵改名龙华寺。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苏州府司马林良铨以乾隆南巡时赞美浒墅关文昌阁为依据,将浒墅关之景归纳为”浒墅关八咏“,其中“龙华晚钟”中的“龙华”即为龙华寺。
据《浒墅关志》记载:“龙华渡口始于明代立关后稽查过往船只的船埠,后渐为渡口。民国时期立为镇中心渡口,位于浒墅关中竹青弄口至龙华桥堍,渡距30米。1969年,大运河首次拓宽,移建浒墅关桥后,止渡。”由龙华寺得名的龙华渡口,见证了浒墅关历史的变迁,也彰显了地域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珍稀性。
地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见证,展现了中华民族经验智慧和独特创造,推动着文化的自信和繁荣。保护地名文化遗产,坚定传承文化自信,浒墅关将进一步加强地名文化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地名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浒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