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健身、户外工作
不久后竟排出“酱油尿”!
近期,苏大附四院肾病内科
已收治4名横纹肌溶解症患者
病情严重者
血肌酐值已超过正常标准15倍
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和剧烈
预防要点看过来
想着高温下运动能加剧出汗、提高减肥效率,近日,22岁的小毛第一次来到健身房运动。未料刚做了一次动感单车,她就先后出现下肢肌肉疼痛、无力、尿液变成酱油色等症状,家人赶紧将她送往苏大附四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她的血肌酐、肌酸激酶等指标都严重偏高,初步判断她发生了横纹肌溶解症。住院进行大量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小毛的病情得以缓解,已于近期出院。
除了过度、不科学运动,高温也是该病的重要诱因。连续数天,46岁的老齐都在户外烈日下工作。不久后,他发现自己腰背部强烈酸痛、出现酱色尿。苏大附四院检查结果显示,他的心肌酶明显升高,血肌酐值超过1000umol/L,超正常值15倍多,被确诊为横纹肌溶解症伴急性肾功能损伤,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还需接受肾透析治疗。
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症?
苏大附四院肾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乔青介绍,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种由于患者的横纹肌细胞完整性受损,从而使大量肌红蛋白、代谢产物及潜在毒性物质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引发代谢紊乱或脏器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其典型症状包括肌肉疼痛、肌无力、深茶色尿,伴随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严重者可诱发急性肾损伤、导致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需警惕出现横纹肌溶解
1. 局部症状:受累肌群疼痛、肿胀、压痛、肌无力。
2. 全身不适:乏力、发热、心动过速、恶心、呕吐等。
3. 肾脏损伤相关表现:酱油尿(肌红蛋白尿)、少尿、无尿等。
谨防运动性横纹肌溶解
这三类人需当心
“平时不常锻炼、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者,高温下重体力劳动、过度体能训练者,高强度运动员等,都是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的高危人群,尤其要避免在高温潮湿环境下,进行高强度、长时间的活动、锻炼。”乔青提醒,横纹肌溶解症还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缺血、代谢紊乱、药物、自身免疫问题等。因此,有基础肾病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运动。
此外,运动前后及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平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膳食、充足休息等。出现不适,要立即停止运动或劳动,快速移至阴凉处冷敷、补水,必要时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