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里与苏绣跨时空对话
在睡梦中感知关席的凉而不冰
在三伏天解锁膏方的养生秘诀
……
当非遗遇上夏天
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入夏以来
苏州高新区的非遗
玩出了新花样、秀出了新风采
今天,就让我们用“非遗”
打开高新区的夏天
让传统艺术的魅力
为您的夏日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跨界联动
游戏里感受苏绣魅力
绮绣织梦、飞针走线
集丝成缎、绣眼巧辨
当苏绣遇上游戏
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近日,位于苏州高新区的中国刺绣艺术馆景区,跨界联动“桃源深处有人家”手游,重磅推出了非遗联动主题版本「流年绮绣 丝韵博藏」,让玩家通过绣艺珍品、针法绣技、在线体验等形式,全方位、沉浸式感受非遗苏绣的独特魅力。
本次联动借助数字技术,将中国刺绣艺术馆内陈列的16幅精美刺绣作品在游戏中进行1:1还原,并且少量刺绣还根据原件进行了二次创作,让拥有千年历史的非遗苏绣,迸发出不一样的风采。此外,每幅作品还配有文字赏析,玩家通过点触鉴赏按钮,即可了解针法绣技和非遗知识。
大型刺绣艺术作品《一树繁华金羽扇》
此次联动还增设了绣法体验小游戏“飞针走线”,玩家在线化身“绣娘”和“绣郎”连点成线,通关即可收集中国刺绣艺术馆联动刺绣藏品,在娱乐中感受苏绣针法的魅力。而在“绣眼巧辨”小游戏中,玩家还可以欣赏到5件古代刺绣文物,并且通过“找不同”的玩法,领略不同年代的绣纹风格,实现与非遗的跨时空对话。
据了解,“桃源深处有人家”作为当前国风模拟经营品类用户数第一的热门手游,总用户已突破千万。此次联动,玩家们纷纷为这次独特的苏绣文化体验点赞,手游与非遗的跨界合作,也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的多元魅力。这个夏天,你既可以在游戏里感受苏绣文化,也可以亲临中国刺绣艺术馆近距离欣赏游戏里的苏绣作品。
当传统非遗工艺与现代生活
发生奇妙碰撞
吹过衣襟的风
随心而动的情绪
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全新体验
事实上,每到夏天,苏绣总能以其“圈粉”体质刷足存在感。它不光好看好玩,还能穿在身上、戴在腕上、拿在手上……一件清新淡雅的刺绣旗袍,配上灵动质感的刺绣首饰、鞋包,引领夏日穿搭新潮流,亦或手持苏绣团扇,搭配各类国风服饰,腰间别个苏绣驱蚊香囊,让爱美的你在炎炎夏日穿出浓浓国潮范儿。
一草一席
再续一“席”幽梦
炎炎夏日
怎能缺“席”?
上可为御席,下可为民榻
曾几何时
苏州人的一夏好梦都藏在这条御用草席里
“织席从来夸虎丘,虎丘席稀哪比浒关稠。”产自高新区浒墅关的“关席”,凭借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以及凉而不冰、温而不燥、经久耐用的特性“圈粉”无数,一直以来都是苏州人炎热夏日里的“清凉好物”。
《浒墅关志》记载,历史上浒墅关草席经精制、精选入宫称之为“贡席”,曾经的草席是浒墅关重要的经济支柱,那时户户机杼,万家做席。而今,草席虽不像过往那样风靡,但也依然备受一些“老苏州”的追捧。“它不像竹席那么冰凉,躺在上面只感觉到一股微微的凉意,还自带一股好闻的清香,有助于睡眠,对身体也好。”70岁的吴老伯是浒关草席的忠实粉丝,他说“我睡了几十年了,换其他的睡不习惯,一到夏天就离不开它。”
作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浒墅关草席织席的工艺十分繁复,劈麻、牵筋、上扣……环环紧扣,每道工序都十分考验织席人的手上功夫。一床席子以麻线为经,以席草为纬,经纬交错进行编织,一共1万余根草才能织成一张席。
一草一席,承载的是情感
编织的是技艺,传承的是文化
如果你曾睡过草席
自会懂得那一夜酣眠的美妙
那些飘着草席清香的夏夜
藏着童年里无忧的梦
为了延续这一“席”幽梦,如今,浒关草席经过一番巧思,与苏绣、缂丝等传统手工艺相结合,做成了不少独具特色的夏日用品。比如,度假风的草帽、清凉实用的扇子、各色纹路的花席、时尚新潮的包袋和鞋履……每一款都能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夏日风情。
膏方茶饮
让非遗走进寻常百姓家
三伏贴、三伏灸、养生茶、酸梅汤
……
这个夏天
高新区的传统老字号各显神通
为居民精心熬制了养生“大餐”
暑气蒸腾之时,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理念,高新区各地医疗机构三伏贴陆续开贴,使用三伏贴为群众进行扶正培本的治疗,以增强正气,增加机体抗病能力,达到治病、防病效果,满足群众对“治未病”的需求。今年夏天,位于高新区的中华老字号“李良济”和“雷允上”都推出了三伏贴,备受居民追捧。
其中,李良济传统中医膏方制作技艺已传承百年,其膏方分为四季膏方和定制膏方,全部精选道地药材,再由非遗工序、古法浓缩熬制而成。作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李良济非遗熬膏技艺展示了中医膏方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承发扬了中医药文化,同时不断推陈出新,结合现代人的养生需求研发新品。
针对夏日养生需求,李良济膏方根据经典古方,开发了山楂六物膏、陈皮和胃膏等系列药食同源膏方食品,有助于缓解夏日睡眠不佳、脾胃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深受消费者青睐,也让非遗走进寻常百姓家,融入日常生活。
非遗之美总是越过时空
这些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
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传统消暑文化
世代相承,历久弥新
在千百年后的炎炎夏日
依然为人们制造清凉
带来美好
高新区依托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优越的自然禀赋,孕育了无数千古传承、魅力无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高新区积极探索跨界融合发展之路,拥抱新技术、拓展新市场,在守正创新中让非遗技艺越来越贴近日常消费生活,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动力。据统计,目前,高新区已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3项,包括市级13项,区级20项。同时,拥有各级(国家、省、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5人,其中国家级2人,省级2人,市级8人,区级43人。
铺开华美的苏绣
触摸质朴的关席
品尝养生的膏方
……
这里璀璨的非遗文化
穿越千年时光
经过打磨而更加美好
在这个夏天
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