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
《光明日报》头版“这些暖心故事”栏目
刊发文章《报平安》
聚焦姑苏区双塔街道翠园社区
为民服务的暖心故事
今年以来,双塔街道立足基层实际,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主动靠前服务,用心用情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让居民获得感更加具体、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孤老日历”守护健康平安
在双塔街道翠园社区南环东路7号小区的楼道里,有一本老式日历静静地挂在最显眼的位置,这是社区为居民钟老伯量身定制的“孤老日历”。
钟老伯是一名独居老人,一直以来,翠园社区的工作人员都跟他约定,出门买菜时定期到社区走一趟,让社区知道他平安。但最近持续高温天,钟老伯一直没有“报到”,社区工作人员几番上门走访、问询邻里都未能寻到钟老伯。最终,社区启动紧急预案,在民警与开锁师傅的帮助下打开钟老伯家的大门。原来,由于天气炎热,钟老伯最近都没出门,耳背的他也没听到敲门声。
为确保老人健康安全的同时又不打扰他的日常生活,社区探索了“撕日历报平安”的方式。在老人家门口的墙上挂上一本日历,老人每天撕下一页,以此表明自己身体康健,不需要额外关注。每天,网格员只需轻轻一瞥,便能从日历的更新中及时掌握居民情况,还可以在日历上留言,实现信息互通。这本日历,不仅成为了社区与特殊困难群体之间的沟通桥梁,更是社区智慧治理、人文关怀的体现。
“民情日记”记录急难愁盼
家住城湾村新村点的沈招妹今年101岁,为守护好百岁老人的晚年生活,城湾社区工作人员每周一次开展上门走访,并通过“民情日记”详细记录、回应她的日常所需。
根据日常走访的“民情日记”,社区依托适老化改造项目,为沈招妹在卫生间安装扶手。同时,社区将老人纳入“背包医生”项目的“常态化服务名单”中,为她建立专属健康档案,定时监测身体情况,提供专业用药指导,用心守护老人身体健康。
“今日上门走访,老人坐在门口与子女聊天,心情愉快,身体健康。”“上午九点带背包医生上门为老人量血压、测血糖,检查下来指标一切正常。”……翻阅双塔街道城湾社区的民情日记本,密密麻麻写满了“责任田”里的大小事。小到巡查街道卫生、解决邻里纠纷,大到排查安全隐患、维护小区治安,看似记的是柴米油盐,字里行间却弥漫着社区对居民群众的温暖与关怀。
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民情日记大多记录的是居民需求,解决了会用红笔打上对勾。如果事情正在解决,会写下当前的进度,方便后期及时推进。打造共享活动室、设置清凉驿站、安装爱心扶手……随着“民情日记”记录的居民“需求清单”被转化为“满意清单”,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