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金金)为了丰富青少年儿童的暑期文化生活,8月19日下午,姑苏区平江街道旧学前社区党委、妇联、关工委联合姑苏区人社局,依托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童心飞扬 暑趣难挡,开展非遗指尖传承“水拓丝巾”创作活动,吸引了15名青少年热情参与。
活动伊始,授课老师首先向孩子们介绍了“水拓艺术”,一种源自唐代“墨池法”的古老技艺,现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丝巾水拓巧妙地融合了水拓画与丝巾的特性,通过利用水油不相容原理,让颜料在水面自由流淌、交融,最终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老师生动的讲解仿佛带领孩子们穿梭时光,深入感受这一传统技艺的魅力与历史深度。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水拓丝巾的制作技巧,活动现场授课老师精心准备了丰富的颜料工具和详细的演示文稿。从水拓的原理到制作过程,再到每一个细节,授课老师都耐心地为孩子们一一讲解。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聚精会神地聆听着,眼中充满了对新知识的渴望和对即将开始的创作之旅的期待。
经过简单的构思后,孩子们纷纷挑选出自己喜欢的三四种颜料,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滴入画液中。用画棒或画梳在水面上轻轻搅动,任由颜料随着水波晕开。有的孩子大胆用色,鲜艳的色彩毫无保留地挥洒在水面上,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有的则精心绘制,每一笔都充满了细腻与专注,仿佛在雕琢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还有的孩子凭借着瞬间的灵感拉花,让图案在偶然间绽放出别样的美丽。整个活动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沉浸在创作的快乐中,创意的火花不断迸发。
在孩子们的巧手下,一条条原本洁白的丝巾逐渐被赋予了生命和色彩。每一条丝巾都承载着孩子们独特的创意和对美的理解,成为了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活动的最后,孩子们自豪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
此次水拓丝巾创作活动,不仅丰富了青少年儿童的暑期文化生活,更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通过亲手制作水拓丝巾,孩子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据介绍,平江街道旧学前社区暑假非遗传承活动涵盖了传统文化教育、非遗技艺传习等多个方面,通过精心策划的活动,青少年在暑期生活中增长知识,在快乐中体验生活,在实践中收获成长,并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与了解非遗项目,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下来,平江街道旧学前社区将持续开展暑假非遗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课外文化建设,促进社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