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剧之乡宣教行 金融知识暖民心
悠扬的国风音乐中,“嫦娥”在月下舞动着长袖;一声更紧似一声的锣鼓声下,“孙悟空“在空中激烈大战“牛魔王”……
江苏中行与网易新闻的公益活动品牌“金融教育宣传月”乡村行《2024微光计划》之“村头有戏”如约而至:别开生面的非遗体验课堂、非遗蹴鞠投壶小游戏、木偶戏和皮影戏的“双戏同台”演出、丰富多样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让盐城滨海界牌镇的村民和孩子们在体验古老戏曲非遗的活力与魅力中,收获满满。
在淮剧的故乡,循古老戏曲下乡
作为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支持和关注乡村文化振兴的公益品牌活动,微光计划今年已进入第4个年头。相比较之前给乡村输入城市的文化和科技资源,今年的微光计划更关注发掘乡村自身的微光——在乡村活跃千年的“戏曲”。
一方水土养一方戏,《2024微光计划》计划串联起江苏省内大大小小的地方戏,更循着这些戏声下乡,为当地乡村的孩子举办非遗演出、带去传统文化表演。首场活动,在盐城启动。
盐城是“淮剧之乡”。这门古老的戏曲艺术形成于江苏里下河一带、辐射苏皖两省,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淮剧里的唱腔,采用盐阜一带方言,内容则多以简朴真实的生活小戏以及经典的历史、神话大戏为主,颇具地方乡土气息,2008年,淮剧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因为完全是家乡方言演出,在盐城,淮剧是最受欢迎的戏曲剧种。各大公园、桥下,每到清晨傍晚,都能见到淮剧票友的身影。但淮剧的真正舞台是在乡村。这门脱胎于农民号子和田歌“儴儴腔”“栽秧调”演变而来的“门叹词”的古老艺术,听戏的群众仍然以乡镇农村为主。据建湖县淮剧团戏曲演员夏伟介绍,仅建湖县淮剧团一个团,每年有上百场下乡演出,而每次下乡,都成为全村的盛会……
看皮影木偶、玩非遗游戏、学金融知识
江苏中行“金融教育宣传月”乡村行《2024微光计划》,也把更适合孩子们看的戏曲演出带到了村头。
在盐城滨海界牌镇中心小学,皮影戏省级非遗传承人乐平顺带来的非遗皮影戏体验课,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乐平顺带来的皮影多是《西游记》《水浒传》等孩子们所熟知名著中的经典人物。他一边手把手教孩子们用竹竿操纵人物翻跟头、耍花枪,一边用戏腔模仿着人物声线讲着故事。课堂上不时响起阵阵笑声。
非遗体验课如火如荼,校门口的玉米田旁,非遗戏剧表演舞台和“非遗小游园”已经搭好。蹴鞠、蒙眼敲锣、投壶……刚刚近距离体验过皮影戏和木偶戏的孩子们在各种传统小游戏中玩的不亦乐乎。
下午5时,周围的村民已经围绕在舞台周边伸头等待,一出好戏即将鸣锣开演!先登场的是省级非遗杖头木偶戏,传承人给孩子们带来了“嫦娥奔月”“春江花月夜”和“热情桑巴舞”等兼具古今中外特色的木偶节目。姿态优雅的嫦娥木偶舒展出数米长的翩翩长袖,划过孩子们期待的面庞,收获阵阵掌声。
接着登场的木偶戏表演的是《三借芭蕉扇》和《武松打虎》,夕阳将舞刀弄枪的皮影刻画于幕布之上。幕布后乐平顺和他的家人边敲锣、边唱戏、边动作,戏声伴着叫好声在田野回响。
“体验欣赏非遗艺术能够提升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孩子们个人素质提升的同时,也让传统文化在学校大舞台中得到传承。”界牌镇中心小学党总支部书记刘剑划接受采访表示。
送戏下乡,也送金融知识下乡。
恰逢九月“金融教育宣传月”。江苏中行借助古老的戏腔乡音和趣味非遗小游戏传递金融知识,让乡村的孩子和大人在传统戏曲文化中提升反诈和消保素养。
江苏中行不仅送非遗戏曲下乡,让诗意的栖居成为现实,更通过“初心为人民”系列宣教活动,向村民们宣传普及金融知识、反诈防非常识,请村民们“看一出好戏”同时,更教村民们“看好”他们的钱袋子。
期待下一站!徐州!
中秋过后,天光恰好。下一站“村头有戏”将走进有着南北文化交融特色的徐州市,发掘非遗徐州梆子戏的故事。
本土梆子戏与送去的皮影戏之间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江苏中行又会给村民们带来哪些内容丰富的金融知识?本周江苏中行“金融教育宣传月”乡村行《2024微光计划》与您相约兼有吴风汉韵的徐州!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