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面积只有50多亩,却星罗棋布着90多处明清古建筑。小小村落,却绵延着六百年的文脉传承。2023年,天上村前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为主题,开启村前“四馆”布展建设。近日,“四馆”——胡氏公立蒙学堂旧址、胡壹修/胡雨人故居、胡汉学旧居、胡氏积谷仓旧址焕新完成,将于本月27日正式开门迎客。
胡氏公立蒙学堂旧址
“蒙学课堂”再现宋朝书院布局,“家风家训展厅”以沉浸式学习空间为串联,展示胡氏家谱及“天上村前”古往今来的人文脉络,“廉洁故事馆”讲述《周礼》“六廉”故事,AR互动问答、沉浸式“诵读”等形式,让廉洁文化深入人心。
▲家风家训展厅
▲漫画的形式讲述《周礼》“六廉”故事
▲AR互动问答
▲沉浸式“诵读”
胡壹修/胡雨人故居
重点呈现胡氏一族秉承“造福桑梓 热衷公益”的家风,整个建筑内一步一景,多个卷轴动态大屏展示了胡壹修、胡雨人两位先生以及人称“胡氏三杰”的胡敦复、胡明复、胡刚复先生和中国妇女运动的先行者胡彬夏女士等胡氏一族的诸多事迹。
▲卷轴动态大屏
胡汉学旧居
建于清同治年间,二间三进二天井,是村前村“乡村教师”胡汉学先生的旧居。作为胡氏后人,他把胡氏教育理念落实到乡村基础教育中。
馆内光影流动,展示着胡汉学先生的备课内容,体现其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胡氏家族家风传统与处世准则。
这里修旧如旧,保留了江南院落的古朴风貌,厨房内有江南特色的三眼大灶,室内陈设基本保持原貌不变。
胡氏积谷仓旧址
胡氏积谷仓旧址是胡氏一族公益存粮和家族议事的场所。踏入胡氏积谷仓旧址,智能场景动态还原了当年村前村的繁华与热闹,互动娱乐装置重现“农耕记忆”。
▲智能场景动态
▲互动娱乐装置
这里保持了胡氏积谷仓原有布局,延续了空间的公益性与议事功能,将“家族议事”转变为“沙龙议事”,“公益存粮”转变为“精神食粮”。空间以景观庭院为中心,设计了五个不同主题的沙龙空间,可满足学术讨论、廉洁讲座、青少年研学课程、行业微论坛等各类活动要求。
书香故里 天上村前
让文化遗产在保护中焕发新生机
“活化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
在保护研究上
“四馆”通过与胡雨人研究会合作,深化对本地历史文化的学术研究,利用高端学术资源举办学术沙龙、建立文化高地。
在主题内容上
通过生动展示村前胡氏家风家训六百年的传承和为中国科教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让游客感受到“天上村前”科教文化从起源到兴盛的流转和积淀。
在展陈形式上
将现代展陈与传统布展相结合,通过创新概念的艺术装置、沉浸式交互的空间氛围、完整递进的故事脉络和动静结合的动线布局,为游客提供有看、有学、有思、有忆的参观体验。
在运营过程中
“四馆”将以IP打造为核心,引入高质量研学活动、文创内容,带动项目街区及本地区文化品牌的输出,形成文物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
可见、可感、可触
通过数字化手段
“四馆”再现农耕文明的繁荣
传递着崇文重教的薪火
让游客领略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
感受数字赋能下文化遗产的生机与活力
正式启用后,“四馆”将推出线上预约参观服务,并提供导览信息、讲解服务等丰富的互动功能,以热情的姿态欢迎八方来客前来打卡。
据悉,启用当天,第二届“天上村前”读书季活动将同步发布。活动将贯穿十月,10月1日至7日,举办“书香故里 阅享村前”第二届“天上村前”读书季主活动;10月11日至13日,举办“江南秋如画书声满锡城”无锡惠山区大型读书市集系列活动。除以上活动外,街区还将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