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和居民走得更近?
如何把服务做得更细?
面对辖区2个小区
7200多居民的多元化服务需求
梁溪区清名桥街道金匮苑社区的
“解法”别具一格
一走进梁溪区清名桥街道金匮苑社区东宝康园小区50号旁,就被眼前“伲来嘞”全龄友好社区营造中心的字牌所吸引。
东宝康园小区是建于2014年的商品房小区,人口密集、人员流动性大,物业矛盾较多。为此,社区党总支联合康园小区党支部打造“伲来嘞”全龄友好社区营造中心,通过公益服务、协商议事等举措,将治理阵地建在居民家门口,向居民传递“党建引领、先锋示范、多元共治”的理念,推动小区资源力量由“散”到“聚”、邻里关系由“疏”到“亲”、治理能力由“弱”到“强”。
一座城市,一处社区空间,想要被唤醒、链接,语言是最好的交流方式。所谓“三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南腔北调的方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城市的历史记忆。“伲来嘞”社区营造中心,取名自俚语“伲来嘞”,通过社区“家”文化的品牌打造,构建全龄友好社区。一声“伲来嘞”,让社区疏离的人际关系被打破,让个体重新联结。
以无锡方言命名的社区营造中心,自然少不了无锡话方言代言人。在醒春趣物集的市集活动中,年仅三年级的袁同学,凭借在飞花令、无锡话接龙环节中的优秀表现,成功就任“伲来嘞”全龄友好社区营造中心的代言人。在之后的社区活动中,社区无锡话代言人带领社区小朋们积极投入到各类丰富的社区活动中。
从《社区假期生活深度观察》到《反霸凌的儿童圆桌会议》、从《非遗鳌鱼灯》到《“伲好有趣,童年拾遗”非遗文化市集》、从《别让孩子被手机绑架》到《“童话里”儿童友好辩论赛》,社区营造中心着力培养孩子的主人翁意识、集体归属感,让居住环境真正契合儿童需求,让社区激活儿童友好,拒绝“孤岛式生活”。
在刚刚结束的假期,“伲来嘞”全龄友好社区营造中心就打造了以“运河守护,伲我同行”的研学系列活动。通过对活态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的详细介绍,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也对运河的形成、发展及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解析,鼓励每个人都为保护母亲河贡献一份力量。
很多妈妈会说:“现在的社区活动很丰富,就是参与的人多了以后,要靠手速抢。”“下次活动是什么时候?几时开始报名?”慢慢地,社区活力被激发,内容更新变成了一种期待。
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社区不仅是居民生活的物理空间,更是情感交流、文化传承、共享共建的重要平台。“伲来嘞”全龄友好社区营造中心结合社区特点,提供一修一补、一餐一食、一老一小等暖心服务,让社区营造中心成为社区“关节”,将服务送至家庭“终端”。
今天的口感不错,如果可能的话,请多给一点点蔬菜。孩子喜欢吃蔬菜了,倒是出乎意料。
王阿姨是居住在金匮苑小区的居民,他有一位不大爱吃蔬菜的孙子,在一次活动中,了解到社区的便民送餐服务,于是试着给孙子订餐。
我们602室的午餐今天送了吗?这个老人不大会用智能手机,每天都是外出买饭的,你们能送餐真是解决了她的大问题了。麻烦多照应点哈。
我们希望可以给老爷子一周两天助行,一次助浴。
师傅清洗空调很认真,你们有擦窗业务吗?
我妈妈住院了,能把餐送到医院吗?
“伲来嘞”全龄友好社区营造中心,作为创新服务的实践者,正在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为可持续社区建设打造生长因子。
“伲来嘞”全龄友好社区营造中心打造“微光骑手,暖‘新’行动”项目,特设骑手驿站,聚焦外卖骑手这一新兴就业群体,通过建立骑手社群与骑手驿站,为骑手提供多样的暖心服务。同时,基于骑手“时间碎片化”的行业特点,鼓励其积极参与各项微志愿活动,共同用实际行动点亮新青年风采。
“无锡是一个有温度、充满爱心的城市,让我们有家的归属感,感谢政府、社区。”
根系“扎”下去,治理“活”起来
金匮苑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小区治理
把基层治理的切口聚焦在小区
按照“一小区一支部“原则
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
以高质量小区党建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让民生“微幸福”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