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会为媒,构筑产业对接“舞台”,以心换“新”,共赴湖湾美好未来。
在2024中国国际智能传播论坛期间,9月25日至26日,“投资无锡行·遇见滨湖”产业对接活动在滨湖举办,来自驻华使领馆、中国国际商会等方面的大咖嘉宾在湖光山色间共谋产业向“新”之计。
活动还吸引前来参加论坛的国内外软件信息、数字科技、文化旅游、智能传播等领域客商代表参与其中,通过政企对话、产业考察、对接交流等方式,直观感受无锡经济发展实力,遇见滨湖产业投资机遇,探索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合作新模式。
置身于日新月异的数字时代,互联网虽以无远弗届的优势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面对面交流时的那份真情实感,是网络无可替代的。朋友总能越走越多、越走越亲。一场政企对话,正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拓圈”平台。
在25日下午举办的“投资无锡行·遇见滨湖”政企对话会活动现场,会议主角是洲际酒店、中企智源、信家集团、前沿数字科技等客商代表,会场另一边,市区领导以及相关板块、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一字排开。双方相对而坐,开启了面对面“群聊”模式。
大屏上,滨湖宣传片《不止于湖》全景展示“靓丽太湖湾、活力科创带”的旖旎山水风光、厚重人文历史、鲜明科创特色和扎实产业基础。会议中,区商务局、山水城分别作招商推介,详细介绍我区多重战略叠加优势、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以及“五湾五城”建设、山水东路科创谷打造等投资机遇,为客商们刻画出清晰的滨湖投资轮廓。
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滨湖作为无锡的中心城区,拥有无锡90%的太湖岸线、90%的景区景点,聚集了无锡90%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诞生了惊艳世界的“奋斗者号”万米载人潜水器、“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等大国重器,去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100亿元,增长6.5%、全市第1;生命健康、集成电路、软件信息、智能网联汽车、旅游五大优势产业规模均超百亿。
如今的无锡、眼前的滨湖,正处在风起扬帆、乘势而上,人心思进、重商兴贾的发展黄金期,处处焕发着朝气、蕴藏着商机。
“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希望以基金合作为纽带,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助力滨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希望政府牵线搭桥,共同深入挖掘无锡、滨湖的文旅资源,更好激发区域消费活力潜力。”客商代表围绕金融科技、文旅融合等方向先后发言,话语中透露出与滨湖深化合作、再拓版图的美好愿景。同时,客商们积极建言献策,为滨湖产业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商会是企业集聚之地、信息互通之地、互利共赢之地。作为此次“投资无锡行·遇见滨湖”活动的支持单位,中国国际商会携满满诚意而来,并在双向互动中与滨湖建立起紧密联系。中国国际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利用商会自身资源,积极向国内外企业推介无锡、滨湖的投资环境、产业优势和发展潜力,引导更多优质项目向这片创新湖湾聚集。
如果政企对话是书的序章,那么实地考察就是身临其境的篇章,让客商能够深入其中沉浸捕捉“活力科创带”的产业脉动。26日上午,受邀参加“投资无锡行·遇见滨湖”产业对接活动的客商代表集中前往滨湖特色园区、重点企业、创新平台实地探访。
在运河湾现代城产业发展中心,元宇宙、低碳环保、集成电路等方向的科技型企业拔节生长。无锡零碳环境管理有限公司为生态环境治理插上科技的“翅膀”,在这里,客商们领略了数智化赋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应有之义;扎根滨湖的集成电路“明星企业”无锡海兰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向大家展现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前来考察的产业链关联企业当场询问对接。
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是滨湖区重点打造的创新平台,致力于推进深度学习、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物联网等变革性技术和创新产品落地转化。踏进创新中心大门,智慧交通、智慧物联、智慧医疗等不同领域的“人工智能+”成果,激发客商们的浓厚兴趣。“新研机构人才荟萃,他们所研发的先进技术成果,为我们企业产品迭代提供了新的思路,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合作。”考察过程中,客商们不约而同举起手机,对着展品拍照记录,分享各自见解、交流合作意向。
以算力为引擎,解锁新质生产力的无限潜能,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引领了变革的浪潮。置身展厅,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的强大算力令人震撼。中心负责人详尽分享了发展历程、科研成果及平台优势,顺着话题,客商们对“算力+”应用场景及行业融合应用展开探讨与畅想。
投资无锡,遇见滨湖
从政企对话面对面“群聊”,到产业考察点对点“私聊”,整场活动就像一片强劲的引力场,将五湖四海的要素聚集过来、产业合作的切口呈现出来,为滨湖乃至无锡产业向更高能级跃升注入未来可期的新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