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天,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实现了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踏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9月19日起,江阴发布推出“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专栏,全景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励全市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开拓奋进,埋头苦干,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多作贡献,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阴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今天推出第五篇《江阴,有“才”!》。
“缘”聚江阴
产学研深度融合
人与人之间是有缘分的,人与城市之间亦然。四年前,无锡姑娘惠晨璐来到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就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今年6月,她在校招中牵手中国石化江阴分公司,入职新能源管理岗,实现了毕业和就业的“无缝对接”。如果说,缘分的起始基于现实的考量,那缘分的续写一定是因为梦想的奔赴。正是“专业对口、交通便利、前景广阔”的现实优势,让惠晨璐毫不犹豫地做出了留澄追梦的决定。像她一样,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首届316名本科毕业生中,有近三分之一选择了留澄读研或工作。
老话说,“缘分可遇不可求”,而江阴用求才若渴的实际行动悄然改写着这句话。作为全国县域经济的排头兵,江阴聚焦高质量发展需要,全力推进“科创江阴”建设,迭代升级“暨阳英才计划”,实施“千企万才”三年行动、“澄才归巢引凤”等系列计划、工程,形成全视角引才、全链条育才、全方位用才的人才发展体系;围绕强化高校支撑力、出台相关政策意见、加大支持力度的同时,全方位做好配合、服务、保障工作,推动高校资源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基于此,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江南大学江阴霞客湾校区相继落户投用,为城市注入了新鲜的教育资源,也为本地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一座县级市,坐拥两所部属“211”“双一流”高校,放眼全国也相当罕见。这样深厚的缘分,基于产业优势,又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转化为产业优势。其中,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设7个本科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专业紧紧契合江阴优势产业发展,与江苏中煤矿山设备有限公司、法尔胜泓昇集团等企业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助力本土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刚刚启用的江南大学江阴霞客湾校区则围绕“科创江阴”建设和江阴“345”现代产业集群打造,首批入驻了集成电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君远学院)、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学院、纤维工程与装备技术学院4个新学院,入驻学生总数达1800人左右,将基于江阴雄厚的产业基础逐步开展技术攻关。
“澄”意满满
56.3万名人才扎根江阴
家门口,强强联手;家门外,梦幻联动。在江阴与众多国内重点高校的战略合作中,仅江阴—清华创新引领行动计划实施两年多来,就已签订校企合作技术合同2批共38个,并陆续形成研究成果,进入试生产或生产阶段。一个个科研梦,深植于江阴的产业沃土中,茁壮成长、开花结果。
期待梦想照进现实,是高校的科研梦,也是人才的创业梦。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才,江阴市政府提供精准的支持措施,从创新项目启动资金、科研平台搭建,到生活保障、子女教育等多方面给予全方位扶持。作为一家专注热管理的科技型初创企业,江苏佰睿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底落户江阴临港开发区,2020年正式投产。“新公司注册、税务对接、企业规划等方方面面,都有园区工作人员全方位支持帮助。在享受租金‘两免一减半’政策的基础上,园区还帮我积极申报‘太湖人才’‘暨阳英才’,并给予奖励资金。”作为新能源热管理方面的专家,也是佰睿安主要创始人,周禛选择将企业落户临港开发区,正是相中了江阴新能源产业的良好基础,而江阴对人才的倾力扶持更是让企业实现了飞速发展,从正式投产到销售破亿,仅用了3年时间。
放眼全市,除市级层面外,各园区镇街的人才扶持政策也是“澄”意十足。高新区“蟠龙英才计划”从1.0版进阶到4.0版,围绕人才的引进、培育、使用和激励等,设立“人才一站式”服务专窗,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多样化、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临港开发区落细“港城英才计划2.0”,系统解决人才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关键小事”,构建“投、贷、扶”联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市级政策全力护航,园区政策迭代升级,给各路人才最大的发展信心。”江阴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江阴人才总量56.3万人,数量列无锡各板块第一。未来,江阴将继续深化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不断续写“梦想照进现实”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