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历史上的众多文人雅士总与苏州有着不解之缘,他们大都钟情于这片灵秀之地,选择在此居住。也正因此,在苏州许多宁静之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才情。漫步姑苏古城,仿佛能穿越时空,与那些文人雅士一同静思感悟、尽享岁月之静好,同时也能进一步领略那份独属于江南的诗意与悠然。
十全街——李根源故居
十全街,不仅是古城焕新的最好例证,更有众多文化方面的好故事可寻、可听、可看。近代名士、爱国人士李根源就曾在此居住。
图源小红书@苏甬杭
1923年,时值44岁的李根源退出北洋政府后,带领全家离开了上海,悄悄地来到了苏州。李根源故居现在的门牌编号为“十全街279号”,故居范围较大,大多已经改建,沿街开设了商店,旁有一小弄为里外的出入通道。唯最里面的一幢三间硬山式平房仍归李氏后人所有,砌有围墙开有一门常年关闭与外界隔断。
图源小红书@苏甬杭
李根源坚定的爱国之心和不屈的民族气节一直为人称道。而如今,他的故居,仿佛还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深沉的人文情怀。时光流转,十全街在变迁中不断发展,但这位名士的感人故事依旧感人。
九如巷——张家四姐妹故居
从十全街穿过平桥直街,再走过一小段五卅路,便能来到九如巷。位于九如巷3号的老宅,是民国教育家张冀牖的故居。他原籍安徽合肥,家居苏州,祖上系清末合肥籍的淮军首领张树声。1921年,张冀牖变卖部分家产,独资兴办乐益女中。“乐益”,取“乐观进取,裨益社会”之意。
图源小红书@瑜卤木木
其小女儿张充和被赞誉为“民国最后一位才女”。张充和性情率真,品性高洁,爱昆曲、好古玩,一手小楷书法尽显个人风采。这位传奇女性,自九如巷走出,如梅花般淡雅高洁,她深厚的文化素养与个性魅力交相辉映,也让当世之人为之赞叹。
苏州一中——
叶圣陶、顾劼刚、章元善的学堂
老苏州口中的“苏州一中”,不仅是苏州市历史上的第一所公办学校,更是孕育了无数英才的圣地,享有“姑苏三老”摇篮美誉。叶圣陶、顾劼刚、章元善等杰出人物,都曾在这里求学,学成后的他们在各自领域里大放异彩,成就非凡。更令人感动的是,他们在中学时期结下的同窗情谊,历经岁月洗礼,一直延续到终老。如今走在苏州一中的校园内,这种深厚的情谊和坚定的友谊,依旧让人为之动容。
图源小红书@提笔苏几行
锦帆路——章太炎故居
从五卅路穿过体育场路,沿着锦帆路就能来到章太炎故居。1934年,章太炎归老苏州,创办了“章氏国学讲习会”,始建于这个时期的章园,正是他晚年藏书、著述、会客和生活起居之所。在故居内,章太炎先生的生平事迹与著作被精心陈列,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默默地讲述着他的传奇故事。
图源小红书@ Edith Guan
如今,经过精心的修缮和改造,章园已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一个集书籍阅读、文化传播、国学传承为一体的综合型人文空间,在这里,你可以挑一本书,静静地读一整个下午,感受那份宁静与深沉。
摄影:欣蓝
庙堂巷16号—杨绛故居
沿着锦帆路向西穿过大石头巷,便是庙堂巷。在庙堂巷的16号,屹立着苏州市的一处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忠仁祠。这里原本是明代光禄寺卿徐如珂的故宅。
民国时期,忠仁祠成为著名的“三杨”的宅居(杨荫杭、杨荫榆和杨绛),杨绛12岁随父至此,父亲修葺宅院起名“安徐堂”并请张謇题匾。她在此度过年少时光,后与钱钟书在此举行婚礼。此巷虽只陪伴杨绛不到十年,却承载纯真美好,成为她人生中难以忘怀的一部分。如今庙堂巷有许多保存尚好的民居,粉墙黛瓦,错落有致,漫步其中,依旧可感受到一种小隐于市的安然与宁静。
曲园—俞樾故居
穿过庙堂巷,沿着西美巷走500米,可望见曲园。这座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古园,如今依旧保留着朴学大师俞樾故居的风貌。园内,一棵历经两百年的紫薇古树屹立不倒,宛如守护者,见证了无数访客的心灵之旅。夏天,紫薇盛开,如同点点星光般绚烂,点亮了曲园的每一个角落。而园中的“春在”与“乐知”两堂,更是寄托了俞樾“花落春仍在”与“乐天而知命”的深远意境。
小街小巷是苏州的特色
而小巷深处总是藏龙卧虎
众多名人志士曾居于此
在小巷中漫步
走走他们走过的路
看看这一段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