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会版
以《江苏无锡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为题
报道无锡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成效
其中广益街道广丰社区
积极建设儿童友好型社区被重点关注
建设儿童友好型社区
是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
作为无锡市第二批实施
“同心向阳”儿童友好试点社区之一
广益街道广丰社区坚持
以党建带妇建,以儿童需求为出发点
以现有空间区域和服务场所为主要依托
围绕制度友好、空间友好、服务友好、文化友好
四个方面进行规划
充分挖掘辖区资源,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
将儿童友好精准落地
转/换/视/角
激活儿童友好机制“源动力”
广丰社区依托基层工作基础和基层治理制度,对内强化组织建设,成立儿童友好领导小组,将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纳入领导小组,建立儿童参与的多方议事制度,全方位为儿童成长提供制度化保障。对外多元引导参与,以“精网微格”为载体,充分运用“铁脚板”的力量,通过入户走访建立辖区儿童家庭档案。
组建儿童友好志愿服务团队,汇聚社会组织、高校学生形成了约50人的志愿者团队,为青少年进行功课辅导、户外拓展、结对照料等全方位服务。
整合社区优势资源,联合广益实验幼儿园、广益实验小学、广益派出所、梁溪交警大队、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广益法庭成立儿童友好工作联盟,围绕儿童成长需求,广泛凝聚共识,打造覆盖儿童成长多维的社会关爱体系。
因/地/制/宜
构筑儿童友好空间“集聚地”
社区采用
“党建引领、社工负责、社会力量参与”的
多维管理架构
鼓励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
巾帼志愿服务队等组织加入
凝聚多元共治合力
成立专门为青少年开展公益服务的活动阵地——“第三元成长空间”,同时以构建“室内活动空间+户外活动空间+路径空间”的儿童友好空间体系为理念,在辖区内建立多个社区儿童服务站点,配置儿童阅读室、儿童综合活动室、舞蹈室、道德讲堂等功能室,满足社区儿童认知需求、活动需求、学习需求。
坚持“一米高度”视角
对儿童活动场地进行微更新、微改造
打造户外主题游园、健康步道和
户外娱乐区等公共活动场地
以户外游学实践的形式
进一步丰富社区儿童户外活动的设施与功能
为儿童及家庭品质生活提升
营造良好的公共空间环境
良/性/互/动
解锁儿童友好服务“金密码”
为解决儿童友好志愿者队伍和
服务水平不稳定的难题
社区不局限于临时招募第三方志愿者
而是主动在本社区孵化培育一批志愿者
既实现儿童友好需求与志愿服务资源的
精准对接
还提升了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社区以“志愿者妈妈社群”活动舞台为媒介,邀请专业儿童工作者和丰尚志愿服务团队上台分享志愿服务经验心得,旨在发掘社区热爱公益的女性,让她们通过学习提升亲子育儿技能,进而融入和服务社区大家庭,在潜移默化中为“儿童友好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精/神/共/富
共绘儿童友好文化“锦绣图”
儿童友好是引导儿童
从认识友好,到参与友好
最终受益友好的蜕变历程
广丰社区以历史文化浸润童心、科普文化启迪童心、非遗文化涵养童心,开展各类主题活动丰富儿童成长,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环保、反诈、禁毒等科普活动,做好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培养儿童参与、发现、探索、思考能力,为儿童参与搭建建言献策的平台。
广丰社区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团招募活动,前期通过微信公众号和网格居民群进行密集推广,经过初筛后,20余名孩子进入了“童想童议、议路童行”社会实践团面试环节。评审们从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观点和个性魅力5个方面进行评比,评选出9名儿童议事员。通过议事活动,启发孩子们去发现思考如何让“社区大家庭”变得更好,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小小社会实践员们针对议事主题
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
不断成长为儿童友好社区创建的“先行者”
未来,广益街道将继续
扎实做深做细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工作
发挥广丰社区儿童友好社区样板作用
逐步形成街道儿童友好共同体
全面营造儿童友好的城市氛围
全方位提升生活品质
让“一米高度”看得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