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如何乘全面深化改革之势
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以一贯的实干拼搏
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自1994年开发建设以来,苏州工业园区科学精准地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加快推动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循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产品供给绿色化、产业结构高端化,持续推进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积极探索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双赢的新路径。在严格项目环保准入、主导产业改造提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以绿色发展的新成效持续激发新质生产力,不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如今,三十而立再出发,砥砺奋进攀新高,苏州工业园区立足成立三十周年发展新阶段,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持续深化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新质生产力集聚发展阵地,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
污水处理提质增效
碧水清波生态更美
当阳光洒落吴淞江畔的园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一片片光伏板似一朵朵盛开的科技之花,与周边生态景观融为一体,一派秋日美景氛围感超绝……“三阶发力”打造的“花园式”污水处理厂展现出别样的发展前景。
2020年,园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方面加强源头管理,实现污染源监控前置,采用数字化、可视化理念,在营运中心大屏上实时调度污水管网的运行情况,加强重点泵站监测,提升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实现实时监测监控重点污染物数值变化,加强应急响应;另一方面,提升处理工艺,推动产学研成果转化,应用多项自主研发的深度处理工艺,出水稳定达标,出水水质达到苏州市特别排放限值,达到地表水准Ⅳ水标准,高效服务约36.5万居民和8100余家企业。
身姿优美的鱼儿在清澈的水里游弋,娇艳的美人蕉亭亭玉立,这是一处“藏身”于二污厂里的生态湿地,湿地内的水来自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2021年,二污厂扩容升级,在厂西侧进行二期改造,采用表面流人工湿地,尾水经管道输送至湿地进行尾水提升后出水至吴淞江。湿地内配有芦苇、泽泻、睡莲、黄菖蒲、花菖蒲、香蒲、荷花等水生植物,升级后的“城市绿肺”人工湿地兼具尾水提升、生态补水、绿地景观和防洪灌溉功能,日处理能力达15万立方米,实现“污水厂+人工湿地”二阶跳。
污水处理厂历来是耗电大户,而如何将其转变为“发电高手”是苏州工业园区相关主管部门特别关注的课题。苏州工业园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利用厂区约4.4万平方米反应水池上空及建筑屋顶,铺设550Wp高效单晶硅光伏组件10400块,预计年均发电量约581万千瓦时,基本实现就地全部消纳,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743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486吨,达到减污与降碳的双重效果。此外,污水厂通过采用“刚性支架+柔性支架+屋顶光伏”的建设模式,最大程度利用了厂区的可建设面积,铺设的光伏板可以遮挡部分池面,能有效抑制池内水体藻类生长,减少人工清理频次,实现“光伏+污水处理+人工湿地”三阶跳。
污水处理是关乎群众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民生大事。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使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物种丰、人居美,不断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无废工厂”持续升级
点燃绿色发展引擎
在SEW-电机(苏州)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现代化绿色的车间内忙碌。作为全球主要的电动机生产企业,SEW电机通过打造工业4.0,建立绿色供应商考核机制,大量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节能增效。
SEW-电机(苏州)有限公司位于苏虹中路,投产于2005年。作为全球传动设备制造领域的灯塔企业,企业始终坚持资源节约,通过工业4.0技术,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广泛利用在工厂的方方面面,有效实现制造过程的能源利用最大化。在危险废物减量化中,为响应“无废城市”建设,企业引入乳化液集中供液系统,将乳化液使用寿命从半年延长至5年,每年减少乳化液近700吨,节省成本约300万元人民币;在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上,将废纸板通过膨切机将其制作成为成品电机的填充材料,替代了泡沫板材,废纸板实现100%资源化利用,实现了减污降碳和节能增效双赢模式。2024年,该企业受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邀请,参与评估标准建立,积极提供实践经验。
以SEW为代表的无废工厂建设,是苏州工业园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
“无废”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绿色发展理念;“无废”的背后,蕴含着绿色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开发建设30年来,苏州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苏州工业园区固体废物管理现状排摸显示,园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72.26万吨,主要来源于造纸、电力、食品、医药和电子行业,产生种类包括废塑料制品、粉煤灰、废纸、工业污泥、炉渣、食品加工废物、脱硫石膏等。多年来,园区以结构调整推进源头减量、以技术创新驱动工业绿色发展、以政策引导推动企业减污降碳、以管理优化推进工业污泥减量,加强对固体废物处置的管理。“十三五”以来,园区创建多家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充分发挥试点示范的突破带动作用,在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等多个重点行业成功研发了一批制约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共性技术,辐射和带动了区域工业高质量发展。截至今年10月,苏州工业园区21家企业入选国家、省级绿色工厂、国家绿色供应链等,培育8家近零碳示范企业。
《苏州工业园区“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明确,通过健全全环节覆盖的管理制度体系、全方位支撑的技术研发体系、全渠道畅通的市场运营体系和全过程保障的监督管控体系,全面提高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水平。到2025年,建设成为“固废源头减量化、收运体系专业化、资源回收循环化、废物处置无害化、保障管理规范化、无废理念普及化”的“无废城市”,打造全国“无废城市”建设标杆样本。
探索ESG路径
引领产业创新突破
近年来,以环境友好(E)、社会责任(S)以及公司治理(G)为主题的ESG投资发展加快。ESG注重可持续发展,同时业内人士认为,“双碳”目标将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刺激ESG投资的主要推动力,在“双碳”目标下行业、机构、企业都参与进来,推动ESG投资走向新常态。
今年7月,苏州工业园区率先发布全国首个区域ESG白皮书《苏州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环境、社会、治理)白皮书》,提请立项全国首个经济开发区ESG评价通则《经济开发区环境、社会、治理(ESG)评价通则》,率先建设区域ESG数字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园区集聚ESG产业规上企业超300家,其中,超120家绿色及近零碳工厂企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达500亿元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来到位于园区东南部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只见这里集中了有机废弃物利用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厂、东吴热电厂、天然气接收站等基础设施。然而,在这样的垃圾“集散地”,绿树成荫、湿地流水潺潺,生态环境堪称优美。在有机废弃物利用厂内,餐厨和厨余垃圾在厌氧发酵罐里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的沼气提纯后输送至天然气接收站供园区居民使用。2023年,产业园共处理餐厨垃圾、园林绿化垃圾等有机废弃物约17.04万吨,产生生物质天然气约800万立方米,相当于节约标准煤8746吨,减排二氧化碳17.32万吨;处置湿污泥14.4万吨,产生干污泥3.1万吨,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4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5万吨。
循环经济产业园是苏州工业园区优化能源利用结构的缩影。截至2023年底,园区清洁能源占比超90%,累计并网光伏规模超290MW,充电站315座,充电桩3038个,园区公交实现100%使用新能源车辆。在另一边的金光科技园内,项目以提升土地资源集约、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为目标,将主要聚焦科技创新、重点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领域,打造国际领先、国内一流、具有引领示范意义的高科技产业园区。
据悉,园区最新启用的苏州ESG产业创新中心已与毕马威等近20家企业签约,首批14家企业集中入驻。园区致力打造区域打造ESG产业新高地,力争到2025年,集聚ESG企业超400家,实现营收7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