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社区的环境卫生面貌,也提高居民的卫生和文明意识,形成人人自觉维护环境、人人自觉参与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同时,进一步巩固环境整治成果,不断提升小区“颜值”,打造生态良好、环境整洁、美丽宜居的小区环境。近日,姑苏区平江街道北园社区邀请辖区志愿者和网格员开展“让环境更美丽”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首先,北园社区的网格员和志愿者们通过入户走访发放宣传手册,面对面、“零距离”向辖区的居民和商户讲解垃圾分类知识。“我们家里的生活垃圾可以分为四大类,像我们吃剩的饭菜、瓜果皮等都属于厨余垃圾;纸板、易拉罐等属于可回收物;餐巾纸、卫生纸等属于其他垃圾;灯管、温度计等属于有毒有害垃圾。现在我们小区垃圾分类设施都已经完成,大家可以对照上面的投放指示内容正确分类。” 志愿者并对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常碰见的垃圾分类问题进行现场解答,让居民对垃圾分类有更直观的认识。 值得一提的是,北园社区还建立了长效的垃圾分类宣传机制。定期组织志愿者和垃圾分类督导员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确保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随后,社区还组织志愿者和网格员对小区内的各处卫生死角发起了“进攻”,对小区的疑难杂症一一进行了清理。特别是近期周边居民修剪下的树枝都丢放在垃圾堆附近,垃圾堆散发出恶臭气味,蚊蝇滋生,极容易因环境问题产生病媒。大家纷纷卷起袖管加油干,充分发挥不怕脏、不怕累的吃苦精神,恢复了周边居民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
社区工作者结合居民实际需求,给垃圾分类督导员们提出了更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让垃圾分类工作更加贴近居民生活实际。北园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尽管居民们已掌握了一定的垃圾分类知识,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部分模糊地带。例如,居民往往会把椰子壳、榴莲皮投放到厨余垃圾桶,但实际上由于质地坚硬且不易腐烂,应当被归为其他垃圾。诸如此类的垃圾分类问题往往令居民感到困惑,垃圾分类督导员们应更耐心细致地进行了讲解和指导,帮助居民们逐步掌握正确的分类方法,共同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
垃圾分类,作为城市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改善民生福祉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通过本次垃圾清理及宣传活动,为居民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不仅增强了老年人的环保意识,也提升了整个社区的环保氛围,同时呼吁发动更多居民和商户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更好地实现垃圾分类靠自觉、从源头控制好垃圾分类,减少垃圾的二次分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