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小社区,大社会。正是那一个个鲜活、有爱的个人,串起了社区幸福生活的万般滋味。本期开始,苏州浒墅关发布微信公众号将推出“社区头条”专栏,聚焦社区普通居民的故事,在平凡中觅感动,于细微处见真情。
正文从这里开始
在浒墅关文昌社区名墅花园,豁达开朗的陶裁缝和她逐步发展的缝补事业,让社区有爱互助有了新的诠释。
“陶裁缝,还在忙啊。”
“都中午了,可以回去烧饭了。”
……
路过名墅花园东区门口的亭子间裁缝铺,无论是过往居民还是保洁阿姨,都爱跟陶裁缝搭个腔。
陶裁缝叫陶素琴,今年60岁,是名墅花园小区居民。自一年前社区将闲置的一座核酸采样亭提供给陶素琴作为裁缝铺,她就将风雨无阻出摊作为自己的日常义务。
“除了周六要在家帮忙照看孙子,其他时间每天上午我都在。”陶裁缝说,“不管居民有没有需要,我在这里,就可能帮到人。”
陶裁缝的裁缝活已经干了四五年。原来摆在对面的小超市门口,一台缝纫机就成了一个摊头。四五年前老伴走后,陶裁缝一直闷闷不乐,同小区的罗阿姨推心置腹帮她谋划了这份生活。
“你一个人坐着反正也是无聊,不如帮人缝缝补补,还能赚个家用。我送你个缝纫机,再找个地方就能开张了。”在罗阿姨的张罗下,热心的超市老板特意辟出一块小地方,陶裁缝的裁缝摊就立了起来。
这块幸运的小地方,尽管能遮风挡雨,却挡不了寒冷与炎热,“冬天风刮起来,手都冻麻了。”去年12月,看到在寒风中忙碌的陶裁缝,社区书记灵机一动,闲置的采样亭倒是可以让她借来一用。
当月,陶裁缝就搬进了小亭子,裁缝摊也升级为裁缝铺。亭内的不锈钢搁板恰用来作裁剪的工作台,简直太合适不过。
名墅花园居民从此习惯了小区门口亭子间里总有个乐呵呵的阿姨,而陶裁缝也开启了她“糊里糊涂”的裁缝生意。
这个周一早上,天气微凉,陆续有居民光顾陶裁缝的裁缝铺。有裁裤脚的,有修拉链的,有开线再缝的……11点左右,亭子间冷清了下来。
忙乎一上午,收益几何?陶裁缝拿起手机算了下,一共19块钱。这一早上一共就四五笔生意,她还谦让掉了一笔。替一位阿姨缝完开线的袖子,对方问多少钱,陶裁缝摆摆手,小活就不收钱了。
这样的“义务小活”就太多了。居民的上衣拉链坏了,陶裁缝拿工具一夹一抿,拉链不用换,三两下就恢复如初。居民打算付钱,陶裁缝又摆手,“不用了,小活。”
她特意比过价,确保收费较周边其他小区的裁缝摊更低一些。“裁一个裤脚边,其他地方至少收五六块,我收4块。”
居民一嫌贵,陶裁缝就不好意思收钱。上次有位居民来改裤长,嘟囔了一句“我们那改一下只要两三块钱”,陶裁缝抬起头来笑道,那这次免费,不收钱。
“糊里糊涂算了,好让就让,干活就图个开心。”她一贯乐呵呵的。
陶裁缝还把许多生意“让”到了便民服务日上。她是文昌社区组团最早一批便民服务日志愿者。早期组团社区搞活动,社区特意用一辆板车将她的“古董”缝纫机拉到活动现场。居民感激说一声谢谢,她就笑眯了眼。
上周五文昌社区开展了每月一次的便民服务日。活动从下午2点开始,一开场缝纫摊前就排起了长队。其他摊位3点左右就收工了,陶裁缝的缝纫机却一直踩到4点后,“这么多人排着队,怎好叫人白等。”
而结果是,活动后裁缝铺开张第一天,一个生意都没有。显然大家都跑去便民服务日了。
陶裁缝倒看得很开,“人要懂得感恩啊,你帮一把,他拉一手,生活就顺畅了。”
在名墅花园干缝纫的这些年,陶阿姨踩坏了一台缝纫机。现在这台,是小区里一位居民友情价出让给她的。当时她请了一位保安师傅帮忙,对方一口应下,还寻了一位同事,两人费了一番力才将缝纫机从5楼抬到亭子间。
自此,小裁缝铺里缝纫机连贯的“哒哒”声一直响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