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依惠麓,梁溪穿境,滨湖,自古便是一片钟灵毓秀之地,名仕代起。
两千多年前,吴王阖闾在这里建都,范蠡西施泛舟蠡湖留下浪漫传说;一千多年前,茶圣陆羽在这里取水品茗,参茶悟道,“南宋四大家”尤袤归宿于此;
十里芳径、一川烟水,临湖峭壁上“包孕吴越”的题书今日仍在;近代大家郭沫若在此题字上书“太湖佳绝处”……
连绵108公里的太湖岸线,串联起鼋头渚、灵山胜境、拈花湾等众多江南美景,也缓缓诉说着千余年来“近悦远来”的人才故事。
迈向今朝,山水之间令人倾心的不止是美景,更是创新产业和产融结合的无限机遇。山水科创之城区,也成为备受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青睐的魅力湖湾。
在昨天召开的2024无锡滨湖金秋经贸洽谈会上,滨湖区委书记孙海东说了一段话:
“我们诚挚期待,通过本次金秋经贸招商月活动,可以让海内外业界精英,看到滨湖里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韵,感受到滨湖的满满诚意、发展劲头。我们郑重承诺,将持续优化‘滨’至如归营商环境,尽心竭力以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高品质的科创载体、最贴心的创业孵化服务,为大家在滨湖扎根发展保驾护航。我们真切邀请,各位有胆有识的投资者创业者、有才有志的创新者创造者,走进滨湖、携手滨湖、投资滨湖,成为滨湖的城市合伙人、湖湾梦想家,共赴‘金’秋之约、共享湖湾‘经’彩,在滨湖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成就彼此、共创未来。”
扩大国际人才“朋友圈”,滨湖区举措不断。
在昨日召开的2024无锡滨湖金秋经贸洽谈会上,滨湖区启动了全球合作伙伴计划,与海内外知名机构、商协会、使领馆、跨国公司等达成合作意向,同时成立跨境出海服务联盟,扩大美、欧、日、韩、东南亚等海外朋友圈,更大力度招引优质企业、高端项目、优秀人才和创业团队。
而就在今年盛夏,滨湖区才刚刚创新性地用三个“A”再次向海内外学子发出强烈的邀请:“Ancient(古老的)”——历史悠久、底蕴深厚,“Academic(学术的)”——极具创新品质,学术氛围浓厚,“Amazing(令人惊喜的)”——太湖之美有十分、滨湖独占七分。
“近悦远来”的人才攻略,宣于盛夏的火热,更是这个区域经年累月的价值观写照。近年来,滨湖区引才聚才实招频出、实效频显,吸引众多“千里马”竞相奔腾。分享几组数据: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滨湖区每10万人中,有3.46万人拥有大学以上学历,占比达35%,位居无锡全市第一。
2023年滨湖日间、夜间居住人口实现“双增长”。人口增长至约70万、增速15%左右,而且主要集中在35-45岁这个年龄段;新引进大学生超1.5万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省“双创博士”人数,均居全市第一,新增各类高层次人才1800余人。
滨湖区,为什么能受到人才青睐?
作为无锡的中心城区和海归人才创业的重要区域,滨湖持续在外设立引才站,向全球广发“英雄帖”,已在英国、德国、新加坡、日本、俄罗斯、法国、马来西亚等地设立了10家国际引才联络站,加速推动一大批全球高端人才集聚美丽湖湾创新创业。还有一批来自海外高校的学联代表受聘担任滨湖区“揽青合伙人”,助力更多人才了解滨湖、选择滨湖。
海外顶尖名校学子暑期研学、英国杰出青年高层次人才无锡行暨走进滨湖创新创业沙龙、2024中国无锡“太湖杯”国际精英创新创业大赛暨“智汇滨湖·共创共赢”太湖湾科创路演大赛……
从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到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从国际生命科学园到海智国际研发社区,从卓胜微到贝斯特精机,滨湖以自身创新场景为展厅,迎来了一批批海内外人才,给他们学术和创业的启示。
最新版《滨湖区人口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滨湖将聚焦区域“543+X”产业需求,紧扣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实现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的双向促进、良性循环。
在滨湖,以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蔚然成势,智能网联汽车、软件信息等五大优势产业均超百亿元规模。产业对口人才的招引,成果丰硕。
今年荣登2024福布斯亚洲30 Under 30榜单的左嘉铭,两年前来到滨湖。他是工源三仟创始人兼CEO,公司专注于X-Ray无损检测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交叉研究应用,落地滨湖短短半年时间后,企业产值就超数千万元,已覆盖多家新能源头部客户。
近年来,锂电池的应用正从传统数码产品逐渐扩展至动力、储能等领域,传统检测表征方法难以无损透过电池壳获取相关数据,迫切需要更加契合安全需求的检测技术。专业对口的左嘉铭由此抓住机遇开始创业。在北京创立工源三仟后,又在长三角积极寻找载体。
2022年,左嘉铭和团队花了很长时间在长三角各个城市考察,最终选中无锡滨湖。“来到滨湖,首先感受到的就是良好的营商环境。”左嘉铭介绍,工源三仟所在的金慧智谷科技园原先是一处闲置厂房,蠡湖街道在极短时间内就将厂房翻新,企业从拎包入住到快速投产仅用了一周时间。
滨湖的人才群像中,早已诞生了许多区域创新创业的闪亮明星:
◎北微传感海归人才黄小浚牵头研发的车规级芯片项目为芯片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中微亿芯引进世界顶尖高校博士,率先发布国内第一款自主亿门级FinFET FPGA产品,为国内各类整机系统提供优异“中国芯”
◎上海交通大学金贤敏团队成功布局国内首条光子芯片中试线
......
政策的支撑、创新的氛围,是锦上添花的加分项,人才更看重的是一个城区所带来的成长空间。要让人才“留人”又“留心”,就要真正让人才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
人类探索星辰大海的脚步从来不曾停歇,每一次梦想的追寻背后需要很多付出,滨湖成熟的产业配套、完善的科研环境,让更多科研工作者有了潜心搞科研的底气。
“九天揽月星河阔,廿余载春秋绕芯片”,中国电科集团首席科学家、58所硅基先进工艺研究室主任洪根深带领团队,历时8年完成了反熔丝技术研发,工艺水平达到甚至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去年,2023年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公示,洪根深作为全市唯一获奖者荣登榜单。
作为无锡科创底色最鲜明、资源最密集的板块,滨湖集聚了太湖实验室、国家超算中心等12家省部属科研院所、4家新型研发机构和江南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拥有全市近90%的科教资源,这是滨湖特有的“宝藏资源”,也是吸引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载体。
山水东路科创谷,正是在这样高浓度的创新资源中应运而生。着眼于打造环太湖科创圈和长三角具备“高创新度、高集聚度、高标识度”的“太湖之眼”,今年山水东路科创谷正式启动建设。
据统计,目前科创谷所在区域拥有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海空天核心装备、数字影视文化三大核心产业为主导的高科技企业3000余家,正借力区域创新资源优势,加速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
与此同时,更多创新创业者也正汇聚“谷”中,数据显示:目前滨湖全区人才、高层次人才总量分别为18万人和1.27万人,其中仅科创谷集聚的高层次人才就达7500余人。
为把区域内的“最强大脑”凝聚起来,转化为发展的红利,滨湖早在2021年创新性推出“湖湾院所联盟”,并用3年时间完成了从1.0到3.0版本的跃升。目前联盟已成功吸纳复旦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等10家单位为新成员。
与此同时,借势湖湾院所联盟,滨湖还启动了“科技副总团”项目,让一批高校院所的专家、教授前往民营企业担任“科技副总”,“手把手”指导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目前,滨湖区累计入选江苏省科技副总项目23项,新增“技术经纪人”近百名,滨湖区大院大所与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超1000个,累计交易额近亿元。
让人才“近悦远来”,人才场景在滨湖蓬勃发展的背后,是滨湖区经年累月、默默耕耘下孕育的人才沃土。除了真金白银,大江南北聚才,滨湖区还在真心实意创优人才环境“生态圈”,努力让各类人才安身、安心、安业。
太湖郊野的City Walk、龙王山下的趣味骑行、樱花烂漫的别样锡马、蠡湖之畔的竞帆逐浪……坐拥108公里最美太湖岸线和全市90%的旅游资源的滨湖,全力打造“10公里青年生活圈”,近年来境内密集举办数十项系列品牌“环湖”赛事,不仅推动着体育、文化与旅游等多重产业的融合发展,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共聚湖湾、逐梦未来。
一周前,深秋的蠡湖之畔,滨湖区主办的2024环蠡湖半程马拉松鸣枪起跑,一幅“人在景中人亦景”的动人画卷开启。在流动的人潮中,一支由清华大学“60后”到“90后”校友组成的30名“清华跑团”构成了一幕特别的风景。
据统计,目前在锡清华校友已超千人,其中滨湖更是这些顶尖高校创新人才青睐之地,他们在这里工作、生活,与这个山水创新板块一起脉动。
如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在滨湖深耕12年,在锡建成了微纳电子与系统芯片、集成电路创新服务平台、能源物联网等37个研究中心,累计孵化引进卓胜微、沐创、源清动力等高新企业120多家。
——清华校友、滨湖企业爱德旺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余庆团队研发的蓄热式热氧化炉设备入库国家科技成果库;
——由无锡超算中心(清华团队管理)等单位组成的超算团队斩获素有超算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戈登贝尔奖”;
——清华教授、滨湖企业清耳话声创始人宫琴团队研发的“基于音乐疗法的耳鸣检测治疗仪”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
湖湾与人才之间“双向奔赴”,从产业、科研领域向多彩生活延伸。
当镜头从这些鲜活的个例身上脱出,广角下的人才场景同样令人感到勃勃生机。在这里,所有的人才都能得到真心实意的欢迎和礼遇,这是面向所有人才的全周期服务。
当前,各地正高度重视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滨湖也在全力营造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更有为的发展生态——
为大学生就业,无锡滨湖铺就了“全程无忧”的求职之路:今年以来,滨湖区创新打造“青睐湖湾”工程,统筹实施“青见滨湖”“Young帆启航”等9项计划,面向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开通“十城百校”揽青专线,提供免费交通、食宿和旅游,组织对接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和科创平台。
为青年创业,无锡滨湖出台“滨湖之光”4.0人才政策,推行“零本创业”、建立“青创联盟”,为创业青年提供启动资金和免费载体。
为了让人才能住得安心,在安居工程方面,3年内全区将筹集提供不少于1万套人才安居住房,打造特色鲜明的“吾+”品牌和运营管理机制,完善从人才驿站、青年公寓、高层次人才公寓到国际人才社区等类型齐全的人才安居产品体系,探索建设集科创孵化、政务服务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吾+”智汇社区生态圈,全面提升对国内外人才的综合吸引力。
为了让人才在滨湖更舒心,滨湖还在以咖啡文化为纽带,推动着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漫步街头巷尾,品牌咖啡与小众咖啡馆错落有致。
商业综合体滨湖万象汇的开业,也为这片活力湾区再添新热度。高达32%的首店浓度,引得众多年轻人跨越大半个城市前来打卡。倘若想要充电提升,湖湾青年夜校也是不二选择。直播、声乐、茶艺、书韵趴等多元课程持续上新,“白天上班、晚上学艺”成为湖湾青年新的生活方式。
在生活无忧服务方面,滨湖区也将扩大“滨湖人才卡”服务范围和发放对象,为人才提供免费园林旅游、全国主要高铁站和机场VIP等服务。遴选一批疗休养基地,定期组织高层次人才集中休假疗养。提供区属指定医院就医绿色通道、全流程优质就医服务,家庭医生签约和健康咨询、健康体检等服务。高层次人才子女就读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近提供优质公办教育资源。
除了湖光山色中的“诗和远方”,这些都是政策保障上的“真心实意”,全力支持人才在滨湖安家落户、宁心工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进入“十四五”以来,“滨湖之光”人才政策已从1.0版持续升级迭代到4.0版,人才专项资金规模也从1500万元逐步增加至1亿元。面对不同类型的创业者,不同行业、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如何为他们提供更加多元、更加全面的服务体系,滨湖一直在探索和实践。
每一次回溯中国科技历史的重要阶段,都是“人类群星闪耀时”;着眼未来,如何以科创回答产业之问,最终还是要回到人才身上。
这片将青年友好、科技创新、宜居宜业等元素刻入筋骨的靓丽太湖湾、活力科创带,正以广纳英才的胸怀,吸引着无数后浪奔涌而来……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紧抓人才这一“关键变量”
也正是这一太湖湾科创带核心区
塑造科创强区的重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