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江苏 > 正文

苏州一医院接诊多例!这件事不少人爱做,注意!

0
分享至

近期

苏大附二院耳鼻咽喉科门诊

接诊了多例

耳朵“发霉”的患者

耳朵“发霉”了?

掏耳采耳要谨慎

32岁的王女士自从采耳后,耳道深处瘙痒感愈发明显,挠得越多,痒得越凶,严重影响睡眠。更糟糕的是,耳朵仿佛被堵上了一团棉花,听力也跟着下降。经耳内窥镜检查发现,王女士外耳道长满了白色绒毛状真菌丝团,就像发霉一样,诊断为真菌性外耳道炎。

考虑到王女士前不久刚进行了采耳,专家推测这可能与采耳时损伤了外耳道皮肤或器具消毒不彻底有关。好在接受规范、足疗程治疗后,王女士的症状得以缓解。

外耳道感染中

约9%的“幕后黑手”是真菌

江苏省医学会耳鼻喉科分会青年委员、苏大附二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罗颜介绍,真菌性外耳道炎是真菌在外耳道滋生导致的炎症。

“外耳道是连接耳廓和中耳的管道,它负责收集和传导声音,同时也具有保护中耳的作用。”外耳道感染中,约9%的“幕后黑手”是真菌。这些真菌,比如常见的黑曲霉和假丝酵母菌,最爱在温暖潮湿的耳道深处“安营扎寨”。

过度使用抗生素滴耳剂、生活在湿热地区、频繁游泳、抓挠或是错误的耳道清洁方式(比如采耳),都可能成为真菌入侵的“邀请函”。

警惕这些症状

罗颜提醒市民,若出现外耳道深处奇痒难忍,甚至出现耳闷胀感、耳道异物感等不适症状,要警惕真菌性外耳道炎。“若长时间感染,耵聍也就是耳屎,和真菌丝形成干痂皮,容易阻塞外耳道,进而引发耳鸣及听力下降。如果过度抓挠,还可引起耳流脓、耳痛等症状。”

遵医嘱坚持治疗是关键

真菌性外耳道炎较顽固、易复发,遵医嘱坚持治疗是关键。

罗颜指出,治疗时首先要彻底清理,在耳内镜下使用环状耵聍钩等器械,清除所有碎屑和肉眼可见的真菌成分。

随后进行抗真菌治疗,根据鼓膜完整情况选择合适的局部药物,比如抗真菌药、抗菌剂、酸化溶液和干燥剂等。

“真菌性外耳道炎治疗周期长,需要每2周评估耳道情况,清洁耳道及用药,直至彻底消灭耳内真菌。“坚持用药的同时,还应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戒除频繁掏耳等不良生活习惯。

不需要频繁额外干预清洁

采耳选择正规机构

不少市民都爱外出采耳或自掏耳屎,罗颜表示,耵聍是耳道内的自然分泌物,具有杀菌、保护和润肤作用,为耳朵提供防御机制,能够防止感染和昆虫入侵。

“正常情况下,耳道有自我清洁功能,不需要频繁额外干预清洁。”如果一些患者本身有慢性外耳道炎等疾病,分泌物相比一般人要更多一些,造成耵聍栓塞、影响听力等,可以通过耳道清理,取出耵聍来缓解不适感。

若外出采耳,一定要选择正规机构,以免因手法不专业、工具清洁消毒不到位等而引发感染。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国足大名单将迎2大变化!申花队、蓉城队3名新人有望入选

国足大名单将迎2大变化!申花队、蓉城队3名新人有望入选

何老师呀
2025-05-12 06:28:23
既不像中国人,也不被当做美国人,来美10年 华裔夫妻,曝携女回国真相,引发共鸣

既不像中国人,也不被当做美国人,来美10年 华裔夫妻,曝携女回国真相,引发共鸣

华人生活网
2025-05-12 06:28:44
地理冷知识——克什米尔

地理冷知识——克什米尔

三农老历
2025-05-10 16:02:54
若里夫斯选择跳出合同并索要2亿美元巨约,湖人或考虑将其交易

若里夫斯选择跳出合同并索要2亿美元巨约,湖人或考虑将其交易

仰卧撑FTUer
2025-05-11 13:39:03
邓超母亲节陪79岁妈妈遛弯,在妈妈身后调皮比耶母子俩互动太温馨

邓超母亲节陪79岁妈妈遛弯,在妈妈身后调皮比耶母子俩互动太温馨

逍遥史记
2025-05-11 11:18:50
收复台湾地区,还在等什么?美军将领:2大阻碍决定,难如登天

收复台湾地区,还在等什么?美军将领:2大阻碍决定,难如登天

老范谈史
2025-05-03 20:55:47
台“最后一道防线”被无情突破!若敢反抗,直接发动解放战争

台“最后一道防线”被无情突破!若敢反抗,直接发动解放战争

小宇宙双色球
2025-05-10 13:30:46
余华:就算以前玩的很要好的朋友,一旦失去交集,便不会主动联系

余华:就算以前玩的很要好的朋友,一旦失去交集,便不会主动联系

清风拂心
2025-05-04 21:03:36
好消息!如果你能活到2050年,可能就永远不会死了

好消息!如果你能活到2050年,可能就永远不会死了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05-09 21:05:03
30岁丈夫怀疑妻子出轨,在她车上偷装定位器,结果赶到宾馆后傻眼

30岁丈夫怀疑妻子出轨,在她车上偷装定位器,结果赶到宾馆后傻眼

白云故事
2025-05-12 08:55:10
多地登记结婚预约爆满!

多地登记结婚预约爆满!

大象新闻
2025-05-12 09:10:05
iPhone 16 Pro突然官宣大降价,这次太离谱了

iPhone 16 Pro突然官宣大降价,这次太离谱了

花果科技
2025-05-11 10:55:21
月入1.2万负债1.2亿,深圳一对退休夫妻申请破产,法院:立案审查

月入1.2万负债1.2亿,深圳一对退休夫妻申请破产,法院:立案审查

潇湘晨报
2025-05-10 19:35:06
为何武松一断臂,兄弟们就不再理他?你看他抱着孙二娘时说了什么

为何武松一断臂,兄弟们就不再理他?你看他抱着孙二娘时说了什么

耳东文史
2025-05-12 00:05:33
张靓颖赢麻了!《九万字》舞台一出来,单依纯这下又白搭了

张靓颖赢麻了!《九万字》舞台一出来,单依纯这下又白搭了

草莓解说体育
2025-05-11 15:28:33
段暄复出发声!胡子拉碴很沧桑,曾因950万隐身两年,球迷很疑惑

段暄复出发声!胡子拉碴很沧桑,曾因950万隐身两年,球迷很疑惑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5-05-11 18:19:16
这差距没见过!步行者半场送出25次助攻&骑士仅有3次

这差距没见过!步行者半场送出25次助攻&骑士仅有3次

直播吧
2025-05-12 09:35:15
碧桂园顾不上体面了

碧桂园顾不上体面了

蔚然先声
2025-05-12 08:34:44
占台湾人口96%的汉人成“其他人口”,亲绿学者批民进党掩耳盗铃

占台湾人口96%的汉人成“其他人口”,亲绿学者批民进党掩耳盗铃

海峡导报社
2025-05-12 07:10:02
降级再降级!美对华芯片出口限制新进展,英伟达:已通知中国客户

降级再降级!美对华芯片出口限制新进展,英伟达:已通知中国客户

大卫聊科技
2025-05-11 13:16:54
2025-05-12 09:56:49

头条要闻

67岁音乐人韩贤光病逝:打羽毛球时突然昏倒心脏骤停

头条要闻

67岁音乐人韩贤光病逝:打羽毛球时突然昏倒心脏骤停

财经要闻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

体育要闻

分手7年之后,汉堡终于原谅了德甲

娱乐要闻

刘美含翻车背后:不要做“闲鱼”人设

科技要闻

硅谷罕见承认:谷歌搜索、iPhone等终将退场

汽车要闻

空间表现是优势 极狐T1将于5月底正式亮相发布

态度原创

房产
本地
手机
时尚
公开课

房产要闻

海口顶级名校官宣增扩!南海大道、金盘的业主们要沸腾了!

本地新闻

非遗里的河南|汴梁鸢舞千年韵!宋室风筝藏多少绝活

手机要闻

魅族 Note 16 Pro 配备 19 根超级天线,支持双频 GPS + 三频北斗

“Polo衫+半裙” 今年夏天最流行搭配,时髦又减龄!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