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江苏 > 正文

苏州已接诊多例!这件事不少人爱做,注意!

0
分享至

近期

苏大附二院耳鼻咽喉科门诊

接诊了多例

耳朵“发霉”的患者

耳朵“发霉”了?掏耳采耳要谨慎

32岁的王女士自从采耳后,耳道深处瘙痒感愈发明显,挠得越多,痒得越凶,严重影响睡眠。更糟糕的是,耳朵仿佛被堵上了一团棉花,听力也跟着下降。经耳内窥镜检查发现,王女士外耳道长满了白色绒毛状真菌丝团,就像发霉一样,诊断为真菌性外耳道炎。

考虑到王女士前不久刚进行了采耳,专家推测这可能与采耳时损伤了外耳道皮肤或器具消毒不彻底有关。好在接受规范、足疗程治疗后,王女士的症状得以缓解。

外耳道感染中

约9%的“幕后黑手”是真菌

江苏省医学会耳鼻喉科分会青年委员、苏大附二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罗颜介绍,真菌性外耳道炎是真菌在外耳道滋生导致的炎症。

“外耳道是连接耳廓和中耳的管道,它负责收集和传导声音,同时也具有保护中耳的作用。”外耳道感染中,约9%的“幕后黑手”是真菌。这些真菌,比如常见的黑曲霉和假丝酵母菌,最爱在温暖潮湿的耳道深处“安营扎寨”。

过度使用抗生素滴耳剂、生活在湿热地区、频繁游泳、抓挠或是错误的耳道清洁方式(比如采耳),都可能成为真菌入侵的“邀请函”。

警惕这些症状

医生提醒,若出现外耳道深处奇痒难忍,甚至出现耳闷胀感、耳道异物感等不适症状,要警惕真菌性外耳道炎。“若长时间感染,耵聍也就是耳屎,和真菌丝形成干痂皮,容易阻塞外耳道,进而引发耳鸣及听力下降。如果过度抓挠,还可引起耳流脓、耳痛等症状。”

遵医嘱坚持治疗是关键

真菌性外耳道炎较顽固、易复发,遵医嘱坚持治疗是关键。

医生提醒,治疗时首先要彻底清理,在耳内镜下使用环状耵聍钩等器械,清除所有碎屑和肉眼可见的真菌成分。

随后进行抗真菌治疗,根据鼓膜完整情况选择合适的局部药物,比如抗真菌药、抗菌剂、酸化溶液和干燥剂等。

“真菌性外耳道炎治疗周期长,需要每2周评估耳道情况,清洁耳道及用药,直至彻底消灭耳内真菌。“坚持用药的同时,还应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戒除频繁掏耳等不良生活习惯。

不需要频繁额外干预

清洁采耳选择正规机构

不少市民都爱外出采耳或自掏耳屎,医生提醒,耵聍是耳道内的自然分泌物,具有杀菌、保护和润肤作用,为耳朵提供防御机制,能够防止感染和昆虫入侵。

“正常情况下,耳道有自我清洁功能,不需要频繁额外干预清洁。”如果一些患者本身有慢性外耳道炎等疾病,分泌物相比一般人要更多一些,造成耵聍栓塞、影响听力等,可以通过耳道清理,取出耵聍来缓解不适感。

若外出采耳,一定要选择正规机构,以免因手法不专业、工具清洁消毒不到位等而引发感染。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省委巡视中,市长付勇被查

省委巡视中,市长付勇被查

扬子晚报
2025-05-11 13:35:59
英博懵了!中超裁判有点逆天了,这能被判点球?

英博懵了!中超裁判有点逆天了,这能被判点球?

田先生篮球
2025-05-11 22:08:44
快船队传闻:内部人士预测詹姆斯·哈登和科怀·伦纳德的下场

快船队传闻:内部人士预测詹姆斯·哈登和科怀·伦纳德的下场

好火子
2025-05-12 04:58:15
停火后不到2小时,印度导弹突袭炸死枭龙中队长,巴铁不再手软!

停火后不到2小时,印度导弹突袭炸死枭龙中队长,巴铁不再手软!

科技虎虎
2025-05-11 22:59:46
S妈晒母亲节聚餐合影,小S姐姐老了太多,具俊晔瘦骨嶙峋看哭网友

S妈晒母亲节聚餐合影,小S姐姐老了太多,具俊晔瘦骨嶙峋看哭网友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05-11 22:56:16
一场2-2让意甲变天!领头羊惨遭绝平+孔蒂气炸 国米最后2轮追1分

一场2-2让意甲变天!领头羊惨遭绝平+孔蒂气炸 国米最后2轮追1分

风过乡
2025-05-12 06:42:41
张柏芝雁门照

张柏芝雁门照

说点事
2025-05-11 15:10:17
美国急了,特朗普喊话中国:关税可以免除,但不能“卡我们脖子”

美国急了,特朗普喊话中国:关税可以免除,但不能“卡我们脖子”

科技讲者66
2025-05-11 20:58:14
印度承认自家战机被击落,罕见用中文公布战况,莫迪察觉到了什么

印度承认自家战机被击落,罕见用中文公布战况,莫迪察觉到了什么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05-08 15:37:39
五一预订寥寥,全国倒闭8万家!曾风靡一时的农家乐,快要凉透了

五一预订寥寥,全国倒闭8万家!曾风靡一时的农家乐,快要凉透了

毒sir财经
2025-05-11 21:51:00
美商务部长谈“特朗普关税”:10%的基础税率将持续存在!

美商务部长谈“特朗普关税”:10%的基础税率将持续存在!

财联社
2025-05-12 08:56:44
特朗普对华开出条件:取消稀土限制,对美开放市场,中方回了11字

特朗普对华开出条件:取消稀土限制,对美开放市场,中方回了11字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5-05-12 01:18:31
中年人返贫四件套,只要占两样,存款便归零

中年人返贫四件套,只要占两样,存款便归零

金融圈小大佬
2025-05-11 22:32:02
泽连斯基表示将在土耳其“等候”普京

泽连斯基表示将在土耳其“等候”普京

新华社
2025-05-12 03:18:06
潘长江和女儿给妻子过母亲节,67岁杨云气质优雅,手上大钻戒抢镜

潘长江和女儿给妻子过母亲节,67岁杨云气质优雅,手上大钻戒抢镜

涟漪读史
2025-05-11 16:53:19
向佐母亲节再提小鹏X9:送给母亲,已买三辆

向佐母亲节再提小鹏X9:送给母亲,已买三辆

鞭牛士
2025-05-11 19:38:10
新冠又活跃了,一地阳性率创一年新高

新冠又活跃了,一地阳性率创一年新高

医学界
2025-05-11 19:14:33
中华民国之子蒋万安:绝不认同“一个中国”

中华民国之子蒋万安:绝不认同“一个中国”

小宇宙双色球
2025-05-12 08:41:56
日本最高学府塌房了,东大的教授们光明正大地在包间挑姑娘?

日本最高学府塌房了,东大的教授们光明正大地在包间挑姑娘?

日本物语
2025-05-10 19:43:37
26岁姆巴佩快哭了!1绝技连杀巴萨3次+皇马队史第1人 却创1大尴尬

26岁姆巴佩快哭了!1绝技连杀巴萨3次+皇马队史第1人 却创1大尴尬

风过乡
2025-05-12 06:08:58
2025-05-12 10:35:00

头条要闻

67岁音乐人韩贤光病逝:打羽毛球时突然昏倒心脏骤停

头条要闻

67岁音乐人韩贤光病逝:打羽毛球时突然昏倒心脏骤停

财经要闻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

体育要闻

分手7年之后,汉堡终于原谅了德甲

娱乐要闻

刘美含翻车背后:不要做“闲鱼”人设

科技要闻

硅谷罕见承认:谷歌搜索、iPhone等终将退场

汽车要闻

空间表现是优势 极狐T1将于5月底正式亮相发布

态度原创

本地
健康
游戏
亲子
公开课

本地新闻

非遗里的河南|汴梁鸢舞千年韵!宋室风筝藏多少绝活

唇疱疹和口腔溃疡是"同伙"吗?

《尼尔》联动《第一后裔》:还有无裙战损版2B

亲子要闻

哥哥亲了一口,得到的是妹妹的满脸嫌弃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