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的数据大屏
可溯源食材的购物小票
手机下单就可送货上门
……
惠山的菜场
已经这么“高能”了吗?
走
惠小布带你去看看
放心
菜品溯源 农药检测
上午9点,市民陈阿姨来到杨市农贸市场选购蔬菜,当她把生菜放在智慧电子秤上时,屏幕上除了称重计价以外,商户信息也一清二楚。付款后,陈阿姨拿到了一张带有溯源码的购物小票,对着市场内的触摸一体机一扫描,生菜的进货渠道、产地、食品检疫等信息一目了然。“在这个市场买菜,菜品不仅可以溯源,还能进行农残检测,10分钟就出结果,让人吃得更放心。”陈阿姨感受到了智慧菜场带来的便利与贴心。
作为惠山区2023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杨市农贸市场于去年年底引入“互联网+支付”模式,对传统市场业态进行改造升级。改造后的市场搭载智慧电子秤、智能化数据大屏等多项智慧化模块。其中,智能化数据大屏可以实时滚动显示摊位布局、交易总量、交易金额、畅销分类、检测信息等消费者关心的数据,市场供应动态一目了然。
区市场监管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在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进一步深化农贸市场长效管理,再加上智能溯源屏和智慧电子秤等设备的引入,推动实现市场内的商户亮证亮照、准确称重计价、信用评价、信息公示、明码标价,一户一码,全面提升市场整体形象及功能。
便利
足不出户 送菜上门
黄女士家住前洲街道榭丽花园,平时买菜来回要花1个多小时。“现在好了!买菜特别方便,只需线上动动手指,然后就等着配送上门。像这个土豆,还帮我切成丝了。”黄女士开心地表示,线上的“菜篮子”真是省心又便利。
“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市民群众都可以通过外卖软件下单。”前洲农贸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民可以通过外卖APP进入前洲农贸市场专栏挑选商品,市场接单后分拣打包,再经过专业的份量、质量检测,用户足不出户就可收到新鲜菜。
目前,全区包括前洲农贸市场、钱桥农贸市场、藕塘果色花香等6家农贸市场已经开通“线上下单、线下配送、商品小时达”零售模式,实现农贸市场销售线上线下一体化。
靓丽
提升环境 长效管理
走进长安街道理想农贸市场,地面干净整洁,功能分区清晰,摊位整齐有序,公益广告、温馨提示举目可见,市场外车辆停放有序……“菜场大变样了!以前这里灯光昏暗、地面潮湿,现在环境好了,买菜的心情都变好了。”正在逛农贸市场的市民小李表示。
惠南一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会同有关部门不仅规范了市场装修标准、市场布局、卫生设施、消防设施、制度管理等软、硬件标准,还在日常管理上下功夫,通过各项措施,鼓励商户互相监督,同时加大现场“监管+服务”力度,聚焦计量、价格秩序、停车难等重点领域,每日安排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值班值守,组建志愿服务团队强化宣传引导,全力营造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的生活消费环境。
暖心
小修小补 残疾人有“位”来
“求告知,哪儿有修包的?”
“谁知道路边修鞋师傅搬哪儿了”
……
生活中,社区网格群里常见这样的提问。
“小修小补”一头连着居民生活的刚需,一头牵着手艺人的生计,不可或缺。在长安农贸市场的“匠人·便民服务站”店内,残疾人吴惠君正在为居民修补毛衣破洞。一旁的剪裁台上,还堆放着10多件等待修补的衣物。
“这是年轻人穿的鞋子,老人舍不得扔就拿过来修。”吴惠君在店内忙碌且充实。有免费固定的工作地点,又增加了收入,他和爱人是打心眼里感激。
近两年,惠山区长安街道和长安农贸市场积极发挥作用,以多种形式提供帮扶,在市场内设置规范摊点,推动辖区残疾人“小修小补”业态健康发展。
3家临街店铺中,缝纫、补鞋、修包、配拉链等服务一应俱全,且价格亲民,为居民们的小修小补提供了方便,也为辖区残疾人就业提供了“温暖的家”。
近年来,惠山区立足民生需求,“内外兼修”有序推进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全力让市民群众“菜篮子”拎得更放心、更舒心。近3年,全区升级改造的7家农贸市场已先后投入使用。
惠山区这些大大小小的菜场
串起了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万千大众
我们也在菜场的喧闹声中
度过一日又一日平淡且珍贵的生活
关于惠山的菜场
你有哪些记忆
快来评论区分享给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