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过植物也可以当上“心理医生”,“治愈”人的情绪吗?为促进辖区老年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以丰富老年居民的晚年生活。11月12日,姑苏区平江街道察院场社区联合区人社局、平江街道妇联开展了“绿色小世界,心灵大花园”——园艺疗愈主题活动,心理老师通过使用园艺疗法帮助居民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园艺疗愈的简单定义就是通过园艺活动达到治疗效果。也就是运用植物和园艺材料接触自然环境,以植物的色、形、味刺激感觉器官,帮助有需要人士在身体、心理、情绪、精神、社交等方面得到改善的服务方法。活动中,来自苏州市心理健康协会瞿丹妮老师为居民们进行讲解和辅导。“园艺疗愈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好处。研究发现,园艺疗愈能降减缓心跳速度、改善情绪、减轻疼痛,对病人和特需人群康复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瞿丹妮这样说。目前,园艺治疗会运用在一般辅导、疗愈、康复服务等方面。
在了解园艺疗愈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后,瞿老师带领参与活动的居民动手创造属于自己的永生花团扇。从构图、数量到配色、种类,简单的步骤居民们却也全心投入认真设计。几片叶子,数朵干花,几经摆弄,细心粘贴,原本空空如也的团扇瞬间花团锦簇,生机盎然。看着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美景呈现在眼前,居民们开启了“夸夸团”模式,“你的团扇真漂亮,就像一幅画”“你的审美果然独特,搭配出来的花就是好看”当现代的永生花艺术遇上古典的团扇,一把极具古韵的团扇便美出了新的意境。在与花草“邂逅”的过程中,居民们不仅收获了专属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也锻炼了动手能力和思维想象力,获得了满满的情绪价值。参加活动的居民王兰英说:“我很喜欢参加这样的手工活动,丰富了我们老年人的生活,大家能够聚在一起聊聊天做做手工我觉得很有意思。”
如何让居民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同时,得到更多心灵上的抚慰,拥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察院场社区的“心头事”。今年以来,察院场社区在传统的文化活动中进一步创新,包括将非遗文化与实景参观融合开展游园活动;将绘画与咖啡杯融合开展釉下彩绘活动;将国庆与“人生四格”融合开展公益摄影活动等等,通过丰富活动形式、内容提高居民群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让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此次园艺疗愈活动是社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又一新尝试,让居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接触自然疗愈身心,能够提升社区居民自身的心理健康及幸福指数。察院场社区工作站站长高思懿表示:“未来察院场社区将持续为居民提供更多充满新意、诚意的社区服务和活动,切实提升辖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