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本土作家写梁溪
在《收获》发表啦
这是无锡作家作品首登《收获》
《收获》杂志于1957年7月24日由中国著名文学家巴金先生和靳以先生创办。是新中国第一本大型文学双月刊,主要刊发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多年来,《收获》以巴金的主编、高水平的艺术格调和永不刊登广告在华语文坛取得了良好的口碑,被誉为“五十年中国文学的剪影”,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大型纯文学杂志之一。
如果将《收获》杂志比作一座文学博物馆
你会发现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影响力的作家
几乎都有作品陈列其中
区作家协会主席阮夕清所创作的
以梁溪地名为背景的小说
《华夏第一公园》
在《收获》杂志2024年第3期发表
并相继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
《长江文艺·好小说》《作品与争鸣》转载
小说以九十年代为背景
讲述了一段发生在
城中公园、界泾桥弄
第四织布厂、纺织品印花厂的成长故事
问
《华夏第一公园》讲了什么故事?
阮夕清:讲的是一个普通幸存者的故事。我回到青春的视角,重新看待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成长中被城市的“网开一面”感。稀里糊涂到中年,最近几年,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个人和不同群体、城市的关系越发波诡云谲,普通生活中,往往也体验着起伏颇大的情绪张力,一种集体的情绪可迅速覆盖另一种集体的情绪,记忆、生活甚至语言也是如此,如果你残留、保留着之前的情绪,徒生失落垂叹。我想,一部分人向前看,也需要有另一部分人向后看,这样才能有视线的始终完整。我想记录下失落垂叹。小说开头有一部分是亲身经历,那家国营厂倒闭,图书馆的书是分批卖的,价格极便宜。我和父亲拎了几包回家,秋天下午,阳光明媚,我的确体会到拥有了些什么的微小幸福。
「作者简介」
阮夕清,1976年出生,梁溪区作协主席,在《收获》《十月》《花城》《上海文学》《天涯》《小说界》《雨花》等专业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100余万字。所创作的小说故事多发生在梁溪:以南长街为背景的《黄昏马戏团》获第十二届《上海文学》短篇小说奖;以中桥、九龙仓和第二人民医院为故事发生地的《窗外灯》获第八届紫金山文学奖;《讲苏州话的人》发生在中山路,入选《收获》短篇小说排行榜。
2015年起从事青少年阅读写作推广,所创办的“杨柳风”学堂获评无锡首家“江苏青年书香号”单位,多次获得无锡全民阅读推广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