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苏州43岁的马先生突发心梗
经苏大附四院紧急抢救
目前已转危为安
正接受进一步治疗
据苏大附四院心内科消息
该科近期接诊量比平时多了1倍多
医生提醒
心梗不是“老年病”
年轻人更要警惕发病的高危因素
突发胸闷、胸痛
确诊急性心梗
当天凌晨,马先生突发胸闷、胸痛等症状。不久后,胸痛加剧、全身冒冷汗、面色苍白,被赶紧送至苏大附四院急诊。心电图显示,患者是急性心梗,其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经手术,马先生病症已明显好转。
“近期气温骤降,基本每晚都有急性心梗患者入院。”医生介绍,季节交替期是心梗高发期,尤其是秋冬早晚,冷热交替温差大,极易造成血压不稳,大大增加心梗发生率。此外,天气波动可能导致呼吸道感染,炎症会导致动脉斑块不稳定、破裂,形成血栓后引发心梗。
这些因素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据介绍,苏大附四院心内科近期收治的患者中,中青年人比例明显增高。“心血管疾病早就不是老年人的‘专属病’。”医生介绍,长期食用高脂、高盐、高糖饮食,加上部分遗传因素,导致部分中青年人早早就出现了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问题,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以马先生为例,他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入院时血糖比正常值高出2倍多。
此外,男性长期吸烟者患上急性心梗的风险,要明显高于非吸烟者。该院收治的心梗、猝死等年轻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几乎都有长期抽烟的习惯。熬夜等不规律的生活习惯,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
寒冬是心血管疾病“高危期”
如何预防发病?
医生介绍,不管是中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首先应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三高”等危险因素、控制体重。若直系亲属中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要主动通过体检等方式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积极参加早筛早诊。
如果已经是“三高”人群,要遵医嘱动态服药,切忌自己随意增减药物;其次,抽烟时间越长、抽得越多,对血管的损伤越大,因此建议市民及早戒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再次,还要规律作息、保持情绪稳定,适度进行体育锻炼。
医生提醒
急性心梗发病急、进展快
很容易出现生命危险
一旦出现胸闷、胸痛等警报症状
千万不要心存侥幸
一定要立刻呼救
首选呼叫120,争取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