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无锡梁溪区崇安寺公花园城市家具提升项目
荣获园冶杯国际竞赛
城市更新奖金奖
更新后的崇安寺
项目位于无锡市梁溪区崇安寺片区,北至县前东街,南濒人民中路,西至中山路,东临新生路,占地面积约为40000㎡,该区域作为无锡市的心脏地带,承载着城市1600余年的深厚历史底蕴,不仅是政治、商贸、文化的核心枢纽,更是无锡城市文明发展的原点。
公花园创立于1905年,是华夏第一公园,如今在西入口仍能看到张大千之师清道人(李瑞清)为公花园题写的“公园”石碑,石碑被完好的保护了下来,而清道人的书法字体以更具昭示性的巨型石刻落成于西侧入口界面。
从入口向东的下沉广场为商业区域,设置下沉儿童区域。融合书法元素与活力色彩,设置蜿蜒的滑滑梯、趣味变化的花境植物,从而激活场地空间,促进商业互动。
铜制纪念墙完整的展现了公花园的历史积淀,搭配设计独特的阅读灯,让游客在步入公花园前就能沉浸于文化氛围,阅读公花园的前世今生。夜晚,金属板上的梅花镂刻图案在灯光下投射出美丽光影,增添更多艺术享受。
书圣王羲之曾练习书法的“洗砚古池”进行了修缮提升,通过水系活化、字体修复、植物梳理,增设具有历史解读功能的防护栏杆,让这段珍贵的历史记忆更能贴近市民生活,让历史更易阅读,同时涌动的泉水也给公园重新赋予了活力。
东入口在入口界面设计了新的崇安寺LOGO标识,引导游人的方向,也为商业街增添了一抹年轻时尚的活力,往里走,随风而动的天挂装置带着五彩缤纷的色彩也在热烈的欢迎着到来的人们。
南侧入口为崇安寺商业主要入口,入口设置新的LOGO标识引导方向,搭配精美的植物,使空间更加灵动。通过古代道家记述乐谱的流线形式,对花池进行艺术化提升,整体更加协调统一,兼具美观与实用,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休息与等待空间。乔木上增添的灯光效果,不仅照亮了夜晚,更将场地的文化韵味与精致感推向新的高度。
钟楼书院历史悠久,民国时期曾为无锡图书馆,是当时龟背城最高的建筑,而今重新以钟书房的形象面向市民,而外部景观也强化了图书馆的历史概念,将座椅设计为展开的书籍,上面印刻了图书馆相关的名人名句。树池的侧壁被镶嵌着音乐符号的不锈钢穿孔板包裹,演绎着梁溪的历史,仿佛每一声音符都在空气中跳跃。当夜晚的灯光亮起,星星点点的映射在地面上。
区域内做了丰富的亮化提升,根据各自的功能类型、周边环境、主题内容,和夜间照明灯具的使用情况,确定照明水平,选择合适的照明方式;以人为中心,创造更贴心的关怀呵护,为市民夜生活的提高营造温暖明亮的氛围。
城中动物园也是一代人时光的缅怀,根据不同种类的雕塑装点在城中公园的各个区域,恰到好处的营造出一种温馨的场景感,勾起当地居民内心深处的回忆,重新建立起与公园的归属感,使得场地文化记忆得到充分的彰显。
崇安寺汇聚了无锡城老中青几代人的共同记忆,它是文化味,是烟火气,是归属感。随着崇安寺景区更新改造的完成,沉浸在时光里的记忆,又重新被打开,皇亭小吃回来了,品牌更具国际范儿了,空间更加亮堂了,环境也更加干净整洁了,来往的人也变得络绎不绝了... ...
在无锡人的口中,总能听到“城里厢,蛮显个;崇安寺,蛮灵个”的赞美,这是无锡人关于老城厢和崇安寺的集体记忆。
元旦将至,崇安寺更有丰富多彩的活动等你来!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