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苏锦街道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以推进“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目标,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扎实推进老年教育工作,弘扬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坚定文化自信,更好的保护姑苏古城文化。
建设“家门口”的老年大学
“退休之后有了很多空闲时间,想学点新的东西也不知道哪里可以学,现在有了老年大学,在家门口就能学很多东西。”家住苏锦二村的王伯伯说道。
苏锦街道与苏州市老年大学合作,在苏锦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开设教学点,为老服务中心面积2800平米左右,由复星康养集团承接老年大学运营管理工作,采用公建民营的方式,以产业运营带动老年教育服务,助力苏锦老年教育模式创新。在开办“家门口”的老年大学的基础上,街道同时推动13个社区市民学校、居民课堂优先发展老年教育。街道老年大学从2020年秋季开班至今共招生1091名,开设35门课,成立“声入人心”有声阅读志愿者队伍,通过线上收听、送课上门等形式为老年人接受教育文化服务提供方便。近三年来,街道老年人接受教育比例超过88%,接受教育达5.78万人次,开设各类教育培训活动达2万余场次,极大程度上满足了辖区内老年人的教育需求。
利用信息技术增加老年教育资源供给
“现在的智能手机,我们老年人真的不太会用,外出很多地方都是要手机支付,还好街道可以学习手机使用,让我们也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自从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张奶奶越来越喜欢拍视频发上网,跟大家分享她的退休生活。
今年,街道开始的“银龄乐享 智能生活”老年人学用智能手机课申报了江苏省精品课程、苏州市优秀课程。课程分为基础知识介绍和中级手机应用指导两大单元,采用动画、图列、操作页面演示和字幕详细内容解说等形式进行讲解。基础知识介绍以满足老年人日常基本操作学习手机使用功能为主,并附加手机在使用中的风险防范,比如电信诈骗、收付款功能使用等。中级手机应用指导是从生活出发,为更好地满足老人对健康、娱乐以及社交的需求,用“智能化”帮助老年人融入智慧社会、享受智慧生活,包括手机导航介绍、打车软件、网盘、图片美化等内容。老年大学还成立了手机学习共享交流微信群,定时发布智能手机操作视频课程以及疑难解答,多渠道为社区老年人群体提供智能手机教学服务。
建立区域型教育康养合作联盟
街道整合辖区内苏大附一院、市立医院、江苏口腔医院、复星康复医院、李良济国医馆等辖区内优质医疗资源和社区教育资源,搭建教育合作平台,回应 “养、医、为、学、乐”五方面养老需求,树立“积极老龄化”的理念,尽可能使老年人更大程度地维持较好的生理以及心理状态,满足老年人深层次文化需要,让老年人有尊严地度过晚年。同时,充分依托市老年大学优质师资和课程体系,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技能类课程,营造“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智慧银龄氛围。
未来,苏锦街道将进一步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拓展老年教育发展路径,强化老年教育支持服务,让“夕阳”生活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