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10日)
《新华日报》头版聚焦
惠山航空航天产业
发表《锚定航向,惠山“筑梦空天”》文章
一起来看看~
“建强产业集群,发力项目引建,加快打造总规模超2500亿元的‘三新四强五未来’产业集群。”在1月6日召开的无锡市惠山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惠山为2025年产业发展定下新目标。
其中,航空航天产业作为惠山三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为惠山构建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提供重要支撑。近年来,惠山区积极“招大引强”,深化产学研合作,并拓展“低空+”应用场景,让“逐梦空天”的蓝图逐步走向现实。“锚定发展航向,加快‘脱胎换骨’、实现‘鲲鹏迭变’。”惠山区委书记程松表示,力争到今年末,全区集聚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企业50家,成为长三角空天产业协同承载地和创新活力区。
链式招商
“空天合伙人”带动产业集聚发展
去年11月,蓝箭航天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一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将搭载的光传01、02试验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是国内首款采用全过冷加注的双低温液体运载火箭。此前,蓝箭已将未来主力产品型号——朱雀可复用火箭布局落地惠山,总投资达30亿元。
▲蓝箭航天运载火箭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在建中)
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惠山区制定12条专项产业政策,并组建10亿元的惠萃恒益产业母基金;深入推行“产业图谱+链式招商”,常年奔赴全国各地开展招商推介,增强对全国航空航天资源链接的导入能力;主动为新创企业联系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配套,利用辖区内的国家级物流枢纽,为企业提供通达国内外市场的铁水路联运物流服务;推动落地项目与本地企业有机“互链”,实现强链补链集群发展。
以无锡唯一的市级航空航天产业园——无锡航空航天产业园为载体,惠山区构建起“121”航空航天产业集群:以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两机”为主导,机载设备和研发试验与检验检测为特色,培育商业航天新赛道。去年1—11月,全区航空航天产业规上企业达13家,产业规模达54.9亿元,同比增长10.5%。
集智攻关
产学研融合激发创新活力
作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航空航天产业对产学研深度融合有更高的要求。惠山区积极向外借智,为项目持续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航空管路系统研究所,一套名为“多维度自由弯曲”的设备十分引人注目。通过这套设备,可以让复杂的飞机、航天器管路一次成型。即便在极端条件下,也能正常传送油、液、气,比起要反复更换模具的传统设备,成本节约很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
“研究院有好的科研条件,技术内核攻关有成果后,马上就可以找到无锡当地的企业进行验证,迭代效率高。”南航无锡研究院执行院长孔祥浩说,得益于惠山区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配套和专业、周到的服务,研究院在科技研发、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进展。该院已孵化企业10多家,服务企业100多家。
目前,惠山区已有先进涡轮动力技术与装备研究所、北航蓝天科创中心等六大创新创业平台入驻。与此同时,高层次人才不断集聚惠山,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13个、省“双创计划”人才项目8个。2025年的首个工作日,在“惠·鹏飞”人才创新发展大会上,又有一批领军人才团队获得“真金白银”支持,将大力助阵惠山空天产业发展。
布局未来
低空经济“起飞”正当时
满载50公斤水蜜桃的无人机腾空而起,飞往周边快递分拨仓,随后被迅速送到客户家中,配送时效可提升约2小时。去年惠山区阳山镇“蜜桃季”期间,无人机运输水蜜桃新颖又高效,成为亮点。
近年来,惠山区不断丰富“低空+”应用场景,初步形成公安常态化巡逻防控、侦查破案,无人机赋能现代化农业生产、灾情侦察及人员搜救、航空体育赛事等一批优质应用场景,并依托阳山镇星辰无人机基地打造低空培训基地,开发驾照培训、科普研学等项目,带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惠山高新区(筹)玛格努斯飞机展厅
2022年9月,匈牙利玛格努斯飞机制造公司以1.75亿欧元投资落户惠山高新区(筹),建设涵盖飞机总装制造、碳纤维复合材料等领域的生产基地。目前,项目一期飞机展厅已投入使用,适用于飞行体验、应急救援等领域的玛格努斯Fusion 212双座轻型运动飞机亮相。
“预计到今年6月,企业厂房正式投用后,将生产Fusion 212、Fusion 213机型,销往中国国内以及中东和非洲地区。”玛格努斯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选择将中国的第一家正式运营的合资公司落户惠山,正是看中了这里优越的营商环境,且具备飞机制造的各类生产条件,未来将加大研发力度,开发四座型号,不断满足市场需求。
因地制宜、向“新”而行。惠山区与“空天合伙人”们正锚定航向,竞逐空天,在惠山这片无垠“星河”中续写更多创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