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喧嚣中,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如同候鸟一般,在寒暑假期间从家乡奔赴父母务工的城市,短暂相聚后又匆匆离别,他们就是“小候鸟”。为了让这些“小候鸟”在寒假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社区的关怀,枫桥街道枫华社区团支部组织了一场充满温情的活动,将便民服务活动与“小候鸟”寒托服务巧妙结合,给这些孩子的寒假增添色彩。
活动当日,枫华社区早早地布置一新,桌上整齐摆放着红彤彤的山楂、娇艳欲滴的草莓、黄澄澄的橘子,还有熬制糖葫芦必不可少的冰糖、细长的竹签等材料。“小候鸟”们怀着好奇与兴奋的心情,围坐在桌旁,等待着活动的开始。
活动伊始,社区工作人员以一场生动有趣的文化小课堂拉开序幕。他们向“小候鸟”们讲述了糖葫芦的悠久历史和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孩子们瞪着大眼睛,听得入神,仿佛穿越时空,领略到了糖葫芦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承载的民俗风情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不仅是对传统美食文化的传承,更是为这些远离家乡的孩子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让他们在异地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随后,便是孩子们期待已久的做糖葫芦环节。团员们耐心地手把手指导孩子们。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挑选着自己心仪的水果,将它们一颗颗串在竹签上,眼神中满是专注与认真。当串好的水果串放入热气腾腾、香甜四溢的糖稀中,均匀地裹上一层晶莹剔透的糖衣时,孩子们的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这笑容中,有对自己劳动成果的自豪,更有在这个陌生城市中感受到温暖与关怀的喜悦。
做糖葫芦这一环节,不仅仅是简单的手工制作活动,它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对于“小候鸟”们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体验,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培养了创造力和耐心。同时,在与志愿者和其他小伙伴的互动交流中,他们学会了分享、合作与互助,逐渐打开心扉,融入到这个临时的大家庭中。这种情感上的交流与连接,对于长期与父母聚少离多、内心渴望陪伴的“小候鸟”们来说,显得尤为珍贵。
除此之外,在课业辅导区,青年志愿者们针对“小候鸟”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耐心解答,帮助他们巩固知识,解决学习上的困惑。在垃圾分类宣传区域,志愿者们采用了趣味十足的方式向孩子们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用生动的图片和故事,讲解了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孩子们树立环保意识。在口腔检查区,医疗志愿者们认真地为孩子们检查口腔情况,并根据每个人的情况给予健康指导和建议。这不仅让孩子们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了初步了解,也增强了他们的健康意识。
此次便民服务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和“小候鸟”家长们的高度认可和赞扬。一位家长激动地说:“我们平时工作太忙,根本没时间照顾孩子,更别说带他们参加有意义的活动了。社区举办的这个寒托服务,让孩子学到了很多东西,还玩得这么开心,真的太感谢了!”
从文化传承到环保教育,从课业辅导到健康关怀,枫华社区的这次便民服务活动,以“小候鸟”寒托服务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不仅解决了双职工家庭的实际困难,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文化的种子,让传统手工艺在新一代中得以传承和发展,也为“小候鸟”们搭建了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成长平台。这不仅体现了社区对来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深切关爱,更是社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生动实践。
未来,枫华社区团支部将继续深化“小候鸟”关爱服务,不断探索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持续关注“小候鸟”们的成长需求,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加优质、温暖的成长环境。让每一只“小候鸟”都能在城市的天空中,感受到阳光的温暖,自由翱翔,茁壮成长。(何顾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