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发展推动着人们对文化艺术追求的不断提升。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我们享有更便捷的文化体验和更广泛的艺术交流渠道,拓展了人们对美学和创意的认知。此刻,我们正站在现实与虚拟交织的前沿,人工智能与扩展现实的技术革新不仅仅是新潮流的代名词,也构建了一片新天地等待着创意开发。
行业背景及未来趋势
文化产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领域,囊括了文学、艺术、娱乐等多个方面。创作者在这个领域中积极探索新技术,如人工智能(AI)、扩增现实(XR)和游戏化设计与介入,以创作更为创新和引人入胜的艺术作品。未来,文化产业将呈现数字化、智能化和全球化的趋势。
人工智能将助力内容生成和创意产出,XR技术将提供更为沉浸和互动的体验,而游戏化概念将渗透到各个文化领域,增强用户参与度。元宇宙平台成为人们分享各种文化内容的主要渠道,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逐渐渗透到日常与文化场景中,数字游戏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崭露头角。这些场景生动展示了文化产业在数字时代的丰富多彩和持续创新的面貌。
就业&升学
影视与创意科技方向在产业背景和发展趋势方面呈现迅猛的增长。当前,文化与艺术科技领域对人才的需求稳步增加,尤其强调跨学科的管理、设计、技能运用与内容创造。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有广泛选择,可进入文化机构、创意公司、科技企业、互动设计、视频游戏等领域,从事策划、创作、设计、技术开发等职位。职业发展路径丰富多样,包括从艺术与科技创作者、设计师,逐步晋升为高级文化和技术项目经理、技术专家等多个层次。这一方向不仅为毕业生提供了多元的职业选择,还促使其在跨领域的职业发展路径上获得更为丰富的经验,深度参与文化与科技交汇的前沿项目,为未来行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升学方面,艺术与科技专业的24届毕业生收到了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位和QS学科排名前100位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包括伦敦艺术大学、伯克利音乐学院、加州艺术学院、香港浸会大学、悉尼大学、布里斯托大学、伯明翰大学和南安普顿大学在内的世界知名学府。选择深造的24届学生升学成功率达100%,其中76.19%的学生被2024QS综合排名TOP100和专业排名TOP100的高校录取。
*最终数据以西浦就业中心发布的《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发展报告》为准。
课程介绍
艺术与科技专业具有跨学科特色,集成了创意科技,影视制作、数字媒体、虚拟现实和思辨设计等一流专业的优质课程。
通过实践项目和研究课题的深度融合,专业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行业基础和技术课程,培养了设计、策展、虚拟现实、增强现实、音景设计、游戏设计、文化遗产开发、影视和项目管理等领域的专业技能,同时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独立自主的从业者和创业家。学生将具备与行业从业者、广播公司、文化公司、科技公司和金融家广泛沟通交流的能力和机遇。这一融合教育理念与前沿文化科技的交融使学院在培养学生具备全面的能力、在适应文化与科技不断融合发展的专业领域中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产业合作
影视与创意科技学院在过去的几年里积极探索并建立了与多样产业生态的合作模式。学院的教师们成功完成了多个融合式教育案例,涵盖游戏、策展、商业化、元宇宙构建等跨学科作品。其中包括打造跨学科文化科技作品《另一现实空间(the space of another reality)》、苏州未来主义的VR影像作品,以及为拙政文雅设计的文创系列和夜游作品。此外,由核心老师与学员团队参与的寒山美术馆策展项目《未来档案》入选中国权威艺术平台雅昌艺术网2024年6月份九大全国策展人与展览影响力排行榜。这些作品受到了央视的关注和采访。此外,学院还与中国知名音乐人朱芳琼合作,制作了音乐科技作品。不仅如此,学院师生积极与众多一线文化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和孵化项目,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力和跨界思维的人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艺术科技的师生跨学科项目在全球300所一流设计艺术类高校和研究所中脱颖而出,最终作为30个入选作品之一呈现于全球顶尖的奥地利电子艺术节2025。这一系列的合作实践进一步推动了影视与创意科技学院在文化创意领域的发展,使其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艺术与科技是一个跨学科课程,学生能够在多种途径中学习数字与媒体艺术、互动与沉浸式技术、游戏与游戏设计、动态图像与动画。通过一系列的学术与研究项目,学生可以运用各种沉浸式技术如 :虚拟现实技术(VR)和创造性人工智能(CAI)等,以此开发学生们的创造、创新与批判能力,以及探索艺术与娱乐的环境与界限。科技的发展离不开艺术的构思与展现,选择艺术与科技专业,共同探索艺术与科技交织的创新力量,走向无限可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