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各界越来越警惕“少年愁”所带来的巨大隐患。已经进入老龄化的中国,实在无法想象,在未来几十年里,各类心理疾病患者的大量涌现,将会给包括医疗体系在内的社会带来何种压力。
如何才能防祸于未然?
2025年初召开的江苏省“两会”期间,民进江苏省委会向江苏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交的《关于完善青少年心理危机早干预机制的建议》提出,迫切需要对青少年心理危机早期识别与追踪机制进行完善,而且需要通过强化社会各界的协作,构建起一个能够支撑早期识别、干预和服务的一体化体系。
上述观点来自民进江苏省委会组织的专项调研。调研中,专家们发现,尽管各界对及早干预有利于解决青少年心理危机已形成共识,配套的政策制度业已落地,但实际执行中,难度远超想象。
首先是筛查体系的不足。
最显见的是筛查手段仍以问卷为主,缺乏多样性;也没有统一标准,都由各个学校自行组织;各校配置的心理教师数量不仅不足以支撑日常需求,大多还缺乏系统性的专业培训。
心理危机干预需要针对性和连续性,但监测系统性的不足导致学生心理档案的不完善;即便监测了,数据分析与反馈机制的缺乏,也令提前预警无法实现。
“更为重要的是,对潜在隐形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较弱。”民进苏州市委常委、教育委员会主任、苏州大学护理学院教授田利,不仅是调研专家组成员,也是提案撰写者之一。她说,目前的心理健康筛查还聚焦在青少年的心理障碍上,对于信息过载、网络成瘾、作息紊乱等新型环境行为风险因素导致的自卑、孤独和社交障碍等问题,识别能力偏弱。
专家们同时注意到,家长们的讳病忌医,以及应试教育导向下的资源配置模式,也滞碍了青少年心理问题早期识别、干预和服务的一体化建设。
家长作为孩子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认真且负责任地看待孩子的心理危机,及时捕捉到孩子的心理变化,会同学校和社会一起应对,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解决‘少年愁’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方方面面,”田利教授也认同,需要“循序渐进与不断迭代”的时间。
但是,鉴于医学研究的最发现,她建议,可以通过对当下学生作息时间表的针对性调整,可以减少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病几率。
田利教授认为,必须增加青少年的光照时间。她解释,医学研究已经验证缺乏足够的阳光照射,会增加抑郁症的发生风险。
“无论是课间还是放学后,老师和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们到室外,多在阳光下进行活动。”田利教授解释,“而且,抑郁症患者更是癌症高发人群之一。”
另外,一日三餐不仅要让孩子吃好,“还要给足消化的时间”,以保护孩子的胃肠功能。
她认为,消化系统是人类的“第二大脑”,不仅能够影响人的情绪,长期不良的生活方式(如久坐、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与癌症的发病率息息相关,“现在学校的作息安排,很容易给孩子的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埋下隐患,乃至增加心理疾病与癌症发生的可能性。”
“我们不希望看到,花了巨大心血、辛苦培养出来的下一代,是疾病缠身的下一代,”田利教授说,“更不希望看到,恰恰因为我们的‘努力’,给未来社会医保制造出一个巨大包袱。”(文/高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