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万枫社区“枫彩少年”成长营相继开展“非遗剪纸”“非遗滚灯”等文化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非遗魅力,激发文化自觉,点亮寒假生活的精彩篇章,也为社区治理注入文化活力。
传承民俗艺术,剪出美好“年味”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俗艺术的重要象征,是新年装饰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活动伊始,老师为孩子们讲解剪纸艺术的起源、寓意和基本技巧,随后老师带领孩子们从基础图案入手,手把手地教授折叠纸张和绘制图案的方法,并耐心指导每一个细节。在动手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将“福”字、生肖蛇、梅花等传统元素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一张张充满童趣和创意的剪纸作品逐渐成型,呈现出浓浓的年味和新春祝福,通过反复练习和细心制作,他们切身体会到了剪纸艺术的精妙之处和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参与活动的小朋友说道:“我特别喜欢做手工!虽然开始有点难,但剪出自己的作品时好有成就感呀,我想把剪好的‘福’字贴在家门口,让家人感受到我的新年祝福!”蛇年迎新春,剪纸迎福到。万枫社区的“枫”彩少年不仅剪出了形态各异、寓意美好的窗花作品,更剪出了对新年的期盼与祝福,剪出了团圆的喜悦和成长的足迹。
滚灯闪烁,点燃非遗之光
1月22日,非遗滚灯制作活动再度掀起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滚灯,又称“转灯”或“走马灯”,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灯彩艺术,凭借其转动生辉、造型生动的特点,寓意着团圆和兴旺,是传统春节中深受喜爱的装饰物品。
活动中,老师首先为孩子们讲解了滚灯的结构、原理和历史意义。他还通过展示不同造型的滚灯,鼓励孩子们发挥创意,设计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滚灯。随后,孩子们开始制作,将灯笼框架拼接起来,用绘画和剪纸装饰灯面,并在内部安置转动装置。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一盏盏绚丽多彩、造型别致的滚灯诞生了,孩子们兴奋地手捧作品,脸上洋溢着成就感。家长们纷纷表示,“孩子的寒假生活可丰富了,催着我给他报名社区活动呢。”“这些非遗活动不仅让孩子动手动脑,还教会了他们珍惜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美感,非常有意义!”
“枫彩少年”非遗系列活动不仅有效提升了辖区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让传统文化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还发挥了社区教育和社会治理的独特功能,增进家庭间的互动和邻里间的情感交流,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社区氛围。
在“海棠红·幸福里”建设理念的引导下,万枫社区将继续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开展更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遗体验活动,推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发展,推动文化自信的实践与传播,助力社区治理,点亮居民幸福生活。(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