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彭昊旻,东方空间(江苏)航天动力有限公司总经理,牵头开展东方空间自研“原力-85”百吨级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的研发、生产工作,致力于实现支持年产300台液体火箭发动机能力,保障“引力二号”运载火箭2025年首飞和后续量产。
2024年伊始
山东海阳附近海域
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
东方空间的首款火箭“引力一号”
成功首发!!
一举打破了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中国运力最大民商运载火箭、中国首型捆绑式民商运载火箭、世界首型海上发射的捆绑型运载火箭等多项纪录,也让一位“90后”姑娘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她就是东方空间的“掌门人”彭昊旻。
“这么年轻的小姑娘,居然是搞火箭的?”
面对这样的疑问,彭昊旻总是笑着回应:“因为年轻被质疑,应该是我们这代航天人的常态了。”
别看彭昊旻长着一张娃娃脸,在商业航天领域,她已经算得上是一位“老前辈”了!
2014年,《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
正是这一年,清华大学毕业的彭昊旻,怀揣着对航天的无限热爱,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校友一起,踏上了造火箭的逐梦之旅。
造火箭,听起来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但谈何容易?
了解商业航天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几乎无法接受“失败”的行业。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产业特性,让许多人望而却步。然而,从小就是学霸的彭昊旻,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兴奋。
“火箭虽是前沿科技,但本质上仍是高端制造业。只要摸清原理,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东方空间就能成为中国商业航天的破局者。”年轻人的敢想敢干在彭昊旻身上一览无余。在她看来,航空航天并没有那么神秘,只要敢想、敢学、敢干,门外汉也能造火箭。
彭昊旻笑称,搞航天是会让人“上瘾”的。调动全部脑细胞,全神贯注地去探索,就像在游戏里闯关一样。每当攻克一个难关,都会获得一种巨大的幸福感。
2023年8月,彭昊旻带领东方空间(江苏)航天动力有限公司团队落地无锡市梁溪区,开始了自研“原力-85”百吨级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的研发工作。“我看中的就是无锡广大的中小企业,他们真的是宝藏。”彭昊旻笑着说,她拉了几十家中小企业入局,有造汽车的、造冰箱散热器的,一开始企业负责人都认为火箭零部件很“高精尖”,不敢轻易尝试,没想到在她的反复鼓励沟通下,试做了一些零部件放在火箭上,不仅好用还更便宜,一下子就有信心加入民商火箭的制造生态圈了。
仅仅过了几个月的时间,2024年2月1日,“原力-85”首台整机就成功下线。这款发动机不仅将火箭运载能力提升至15-20吨,还将成本降低至SpaceX水平。一举奠定了东方空间在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的领军地位。
就在1月20日晚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2024新质生产力年度盛典”举行。现场发布了“2024新质生产力年度案例” ,东方空间(江苏)航天动力有限公司成功入选。
彭昊旻和她的父亲一起站上央视的舞台,讲述两代人的“航天梦”。“如果说‘引力一号’是一辆运载能力还不错的大货车,那么我们未来的目标是建造集装箱甚至是航空母舰级别的运载器。”面对未来,作为新生代的女企业家,彭昊旻已然有了明确的方向。
人类最终极的浪漫莫过于星辰大海。面对浩渺无垠的宇宙,千百年来,人们从未停止过“飞天”的梦想。在彭昊旻看来,梦想不分男女,勇气无关性别。在追逐星空的梦想之路上,越来越多的女性工作人员正在用自己的实力向世人证明——女性也能撑起半边“天”。
自从被评为梁溪区三八红旗手后
彭昊旻越来越重视
发挥“她”力量在商业航天领域的作用
前不久,她参加了梁溪区妇女联合会组织的一场企业家沙龙,并幸运地遇到了几位同样在航空航天领域乘风破浪的“姐姐”。“我们一碰面就相约要抱团发展,现在别人都戏称我们是梁溪航天的‘五朵金花’。”和几位姐姐在一起,彭昊旻感受到了更多的动力和支持。
彭昊旻深知,中国的商业航天事业呼唤更多的女性加入。她表示,早先中国航天事业刚起步时,多是探索性工作,只要完成从无到有的突破即算成功;但随着各国航天技术的大爆发,再要往前推进,面临的困难和压力都呈指数级倍数增长。因此,需要方方面面、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加入到中国的航天队伍中来。
“未来一定有越来越多的女性从事航天探索。”目前,她正与梁溪区妇联积极沟通,希望借由妇联的平台凝聚合力,让更多“她”力量涌现在商业航天的赛道上。
十年磨一剑,东方空间早已今非昔比。但在彭昊旻身上,我们依然能看到那份“航天人”的赤子之心。
从她身上我们看到
女性的成长没有固定模式
可以美丽、知性、温婉
也可以智慧、冒险、坚韧
只要敢想、愿意为之努力
人生就有着广阔的星辰大海
等待着我们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