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南方迎小年得掸尘洒扫,祭灶神,做年糕包汤团,贴窗花……小时候看着大人们总是忙得热火朝天,脚不沾地,就知道‘年’要来了!”姑苏区双塔街道葑溪社区的助残志愿者邹金兰一边用筷子麻利地填着萝卜丝汤圆馅儿,一边和老友们分享着小时候苏州过小年的习俗。岁暮小年至,人间小团圆。这两天的社区活动室里热闹非凡,在一片祥和喜庆的迎新春氛围中,社区的志愿者和热心居民们齐聚一堂,共聚小年邻里情。
走进社区活动室,亮堂的门窗上鲜亮的窗花格外地红艳,年味一下子就近了。原来是热心居民秦盘珍阿姨招呼着老姐妹一大早就来到社区活动室帮忙。除尘、洒扫、擦窗、抹桌,贴窗花,她们热火朝天地就忙开了。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活动室里焕然一新。“平时都是社区的志愿者来我们清扫帮忙。这次换我们来尽尽力,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秦阿姨马不停蹄地帮忙搬着桌子诚恳地说到。话音未落,来参加活动的居民们就已陆陆续续地来到了活动室,葑溪社区联合居家乐葑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迎小年活动就在这融洽祥和地氛围中开场了。
迎接新年,就得从装饰布置开始。喜庆亮眼的年宵花插花无疑是装点扮靓的最好选择。青年志愿者和红石榴志愿者为居民们分发了制作年宵花的材料包。居民们在他们的协助下,将质感绒布红色银柳、金扇叶、红石榴、银杏叶仿真花等插件巧妙组合搭配,通过修剪插件的长短,搭配出高低错落的层次,主体红金的色彩搭配,把代表不同祝福意义的人气花材组合起来,就像是来自五湖四海相聚在葑溪的人们,相濡以沫地融合出浓浓的邻里暖情。“社区经常组织活动,开设便民服务和各类课堂,我们感觉生活越来越丰富了。像这样一起过年,闹孟得类,我真的开心!”独居老人蒋月娟阿姨捧着自己制作的年宵花开心地和志愿者分享着喜悦。
另一边的社区食堂,三两张大桌子依次排开,热心的阿姨爷叔和社区志愿者们忙活着包起了汤圆。“萝卜丝馅儿才有苏州本地的味道,咸口脆香,配上糯叽叽的皮子在开水锅里那么一滚,白胖胖的汤圆上下翻滚,看着就热闹!”社区网格员吴美玲热情地向来自天津的朱师傅介绍着独属于咱苏州本地的传统汤团口味。今年,朱师傅跟着女儿来到了苏州定居,平时女儿上班也不在家。老两口人生地不熟,总感觉有点寂寞。社区网格员吴美玲在走访中注意到了这一情况,趁着年节里邀请了朱师傅来社区和大家一起过新年,和邻里们聊聊天,一起体验本地过年的氛围。葑溪社区党委书记王秋月表示:“我们社区的网格员、退役军人志愿者等社区力量,在日常的结对走访中除关注社区独居老人,残障、困境人群等,还会着重留意随着子女来苏定居的外地老人们,通过邀请他们参与社区活动、不定期的上门走访话话家常,增加他们的归属感,助力他们尽快融入社区大家庭。”
天南海北的人聚集在一起,这样的年才更祥和融洽。此次迎小年活动,是葑溪社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是对社区居民的深情关怀。活动不仅增进了邻里间的交流,更让居民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新的一年,葑溪社区将继续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与归属感,共同打造温馨和谐的社区环境。
通讯员:王晨